依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可分为自动离职与非自动离职;可避免的离职与不可避免的离职;功能性离职与非功能性离职。
员工离职依员工是否自动移动为标准,可区分为自动离职与非自动离职。自动离职是员工依据个人意愿所做的离职,通常称为辞职,主要是员工为了追求新鲜感,或追求高收入高福利,或谋求更大发展、增加阅历,或为了改善人际关系,或由于婚姻、家庭、出国、升学等,大多可归结为对现有工作的不满或不得已而为之。
非自动离职是指非员工意愿,而是雇主或组织从自身利益出发强制执行的离职,通常称为免职,在一些国家又具体分为解雇和暂时解雇。另外,退休与自动离职和非自动离职都有关联,员工虽然愿意继续工作,但已达退休年龄而退休者,属于非自动离职;但员工在达到退休年龄之前的自愿退休则属于自动离职。
离职依组织是否可以避免为标准,区分为可避免的离职与不可避免的离职。可避免的离职,是指通过组织或经营者努力有可能改变员工心意的离职,通常大部分自动离职属于可避免的离职范围。不可避免的离职,是指员工因疾病、死亡、怀孕等不可回避的原因,即不可能控制原因而导致的离职。
依组织的功能性,可区分为功能性离职与非功能性离职。非功能性离职,是指员工个人想离职,但组织希望能挽留他。功能性离职,是指员工个人想离职,而组织并不在乎,因为组织对他的评估是不好的。
(三)员工离职的影响因素
员工离职对企业组织既有不利的影响,又存在有利的影响。有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低素质员工的替代和创新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提高方面,以及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方面。但就主动离职而言,离职的负面影响总是比较大的。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离职带来的成本上,包括显性成本(招聘、培训、离职前后生产率的损失等)和隐性成本(低落的士气、企业声望的降低、职位链的损害、丧失的机会等) 。
尽管影响离职的因素有很多,至今为止,人们对离职影响因素的概括还没有公认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员工离职的影响因素很多,不同的因素在不同层次起作用,同时,因素间往往存在交互作用,要想把这些变量综合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其次,尽管人们对离职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模型分析,但还没有能够很好地指导研究设计和对结果进行解释的公认的理论框架;最后,离职的影响因素还随不同的情景而有所不同。相应地,对这些因素的分类也不统一,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标准。如有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工作因素和非工作因素,决定变量和调节变量,直接变量和间接变量等等多种分类,一般较常见的可分为三类。
1.个体因素
个体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婚姻状况以及在组织内的任期等。大量研究表明这些因素对离职意向有着显著的影响。例如,西方的离职文献普遍发现年龄和离职之间存在强烈的负相关关系,但是这种负相关关系的本质原因主要可能不是年龄的自然增长所造成的。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可能收入在增长、在组织中的地位在提升、和组织中的其它雇员的融洽程度在加强等等,这些而不是年龄本身是造成显著负相关关系的本质原因。国内学者张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性别对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2.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是指组织内部的一些对员工离职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两方面。一个是与工作相关的因素,一个是与组织及其特征相关的因素。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有工作压力、工作任务多样性、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单调性等。工作压力对离职意向有正向间接的影响,如果员工不清楚自己在组织中的职责、任务及所担当的角色或者感到组织无法满足他的期望和要求,这时员工倾向于对工作和组织不满意,并对组织有较低的承诺,因而有较强的离职倾向。员工任务多样性对工作满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自主性与工作满意度有负向的联系,工作单调性的影响则与之相反。
3.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状况、组织外工作机会、就业形势等外界因素。这些因素大多属于离职研究早期的经济因素。用失业率来表示,就是当失业率上升时,离职率下降;而当失业率降低时,离职率上升。另外,社会文化、用工制度等其他宏观因素也影响着员工的自愿离职。
三、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员工离职现状分析
中小型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但是,因民营企业自身所存在的管理体制、方式理念等原因引起大量员工离职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困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主要问题之一。
2009年下半年以来,各地缺工的信息不断出现在各大媒体醒目位置,如沿海各大中城市的普工紧缺、连劳务输出大省四川都出现了建筑工人难招现象等。企业一方面招不来人,另一方面员工离职居高不下、留不住人。由此,员工离职问题愈发成为企业人力资源部关注的核心问题。
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发布《2014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报告称, 2013年员工整体流动性略降,离职率平均为16.3%,2014年预计企业薪酬涨幅为8.8%,同比有小幅增加。该调研于2013年9-11月进行,共访问雇主3421家,员工4613人。涉及的行业主要有高科技行业、房地产行业、消费品行业以及制造业。从各行业的离职率数据来看,中小民营企业中传统服务业、制造业的员工离职率相对较高,分别达到了19.4%和19.1%。传统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性的产业,就业门槛低,岗位可替代性较高,企业在员工保留方面关注度较低,离职率一直处于较高状态。制造业随着产业调整、转型的逐步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及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和战略性迁移动作的持续,都促成了较高的人员流动。
(一)因薪酬离职比率最高,年龄集中在30-40岁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及对策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