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筹资渠道局限
公司在2012年由于生产线扩大的需要急需资金700万,国家银行对该企业的贷款申请进行了多重的审核。公司生产急需迫不得已转向民间借贷公司,为此多支付了20多万的利息。像这样的情况较多,公司发展需要资金,国家银行申贷手续繁杂、时间较长。民间借贷速度快,贷款手续少,但利息较高。
3.融资风险较高
像健颐源蜂制品这样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少,信用低,融资成本高,造成企业营运成本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因此增加。经营不善的企业面临着压力更大还贷压力。
4.吸收风险投资
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美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已高达80%以上,并因此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 ,较低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一方面导致科研成果无法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使具有高科技、高成长、高附加值特性的产品难以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大大影响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综合国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地方小企业筹资困境的成因
(一)外部筹资信息不透明
信息不透明问题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难以向银行提供经过审计的合格的财务报表,以供后者作出判断。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中小企业拥有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意见,银行还会怀疑会计帅事务所的可靠性,大多数银行还会对申请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重新审查。在一个信息中介机构的可信度难以完全依靠的环境下,银行要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只有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以便提高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质量,否则它们将发现其贷款的违约率相当高。信息不透明容易让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金融机构的“逆向选择”。上市公司的经营信息、财务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的披露有硬性的规定,且其财务会计报告也必须经过审计,因此金融机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必要的可靠的企业信息。对于其它大企业,金融机构可以运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调查方法,通过企业的主管部门、交易伙伴、财会部门等渠道了解到必要的信息。而中小企业则不同,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是内部化的,不完整的,通过一般的渠道很难获得这些信息。特别是大多数中小企业不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因此中小企业在向金融机构寻求贷款时,很难向金融机构提供能够证明其真实财务状况的信息。这样的状况使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时,为了有效规避风险,不得不严格贷前的审查,但如此一来,金融机构的信贷成本又随之上升,导致金融机构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二)企业自身缺乏科学管理机制
尚未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中小企业一般实行家族式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组织机构简单,这样虽然能有效解决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问题,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但是集控制权和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的企业家,其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未来,决策存在着主观性和随意性,缺乏监督机制,一旦决策失误,将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同时,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或私营中小企业,其财务信息基本是内部化的、不透明的,有的甚至是虚假的,由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难以掌握企业真实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投资风险大,往往望而却步。
(三)信贷担保资质薄弱
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单一,业绩不稳定,实力弱,银行发放贷款时往往要求提供足额的抵押物品,但中小企业固定资产价值少,能够提供的抵押物的价值有限,有的甚至租赁设备或厂房生产,无抵押物又很难找到担保企业,银行一般不愿意接收流动资产抵押,企业很难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
(四)民间金融机构发展受到限制
目前民间金融机构应运而生,大量的小额贷款公司,信用社为民营提供较为方便快捷的信贷业务。但是这类的民间金融机构得到的国家政策和享受的补贴并不多,与国有大型银行相比没有竞争力,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也限制了民营融资渠道扩宽。
四、地方小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策略
(一)利用内源筹资策略
内部融资是企业创办过程中原始资本积累和运行过程中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包括企业内部通过留存收益、应付税金和计提折旧等形式而形成现金来源的融资活动。内部融资的成本也是各种融资策略中成本最低、使用效率最高的。中小企业采取自我积累资金的融资方式是许多企业获得成功的前提。
(二)吸收风险投资策略
风险投资是指以特定的方式组织起社会资金,通过对风险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实现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的有机整合,大大提高风险企业营利能力,并通过企业股票公开上市等方式成功地退出,从而收回资金、获得赢利的股权投资形式。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全新的投融资方式,在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美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已高达80%以上,并因此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 ,较低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一方面导致科研成果无法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使具有高科技、高成长、高附加值特性的产品难以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大大影响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综合国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利用间接上市筹资策略
当中小企业进入成长阶段,企业的自我资金积累仍较少,必须再度融资才能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企业的规模偏小,存在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的经营状况仍不能达到发行股票在证券市场上市融资的要求。然而企业处于成长期,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但好在此时的中小企业己经度过生存难关,企业的发展前景基本明朗,企业形象、产品品牌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信誉,企业对社会各界投资者更具诱惑力。所以此阶段企业可以利用间接上市融资、中小企业版上市融资以及留存收益、借贷资金和风险资本。在增加该阶段的融资后,企业可以吸收更多的专业人才,更好的发展产品和企业管理,加快发展。
企业筹资方式探讨——地方小企业筹资问题探讨(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