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资料论文格式
-> 国债期货推出的意义及影响分析2014(二)
法律专业论文资料
|
护理学论文范文
|
动画专业论文
|
新闻专业论文
|
环境工程
|
艺术设计
|
社会工作
|
环境艺术设计
|
城市规划
|
法律论文范文
|
论文资料下载
|
社会学论文范文
|
信息计算科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资料
|
法律论文下载
|
环境科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报告总结
|
食品论文
|
社科文学论文
|
政治论文
|
医药医学论文
|
论文格式范文
|
建筑学论文范文
|
国债期货推出的意义及影响分析2014(二)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文档。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文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
/5/5
(一)
试点运行阶段
1992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国内率先开放了国债期货交易,推出12个品种的国债期货合约,仅对机构投资者开放。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向个人投资者开放国债期货交易。
1995年,国债期货交易日趋火爆,日交易量高达400亿元,而同期国债现货市场上流通的国债现券不到1050亿元,市场存在严重的过度投机。
在国内国债期货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制度缺陷和各方面原因导致的风险因素也在不断累积,终于导致了让整个证券市场为之震惊的“327国债”事件。
“327” 是对应1995年6月份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的期货代码。该债券于1992发售,发行总量为240亿元人民币,兑付办法是票面利率9.5%加保值贴息。
财政部会否对该支债券进行贴息的不确定性,使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具有了相当大的投机价值,“保值贴息”成为当年最热门的炒作素材。以上海万国证券公司为代表的空方主力分析认为:1995年1月通货膨胀已见顶回落,货币价值趋于稳定,政府不会对该产品的贴息,故在“327”合约上避开交易所监管超限仓量持有大量空头头寸。而对手方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已经提前知悉了财政部的决策,坚决做多,不断推升价位。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与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联合做空的辽宁国发(集团)有限公司得到这一消息后迅速将手中空头头寸买入平仓后继续买入,建立了大量多头头寸,使得“327”品种在一分钟内上涨2元,十分钟内上涨3.77元,让空方主力万国证券公司陷入困境。按照万国证券当时的持仓成本和持仓量进行交割,公司该笔交易的净亏损将高达60多亿元。为维护自身利益,万国证券在交易结束前最后8分钟进行大量透支交易,以相当于该国债发行总量6倍之多的巨量空单使价格瞬间暴跌3.8元,造成当日开仓的多头头寸全部爆仓。媒体将这“327国债”称之为“中国的巴林事件”,民间则将1995年2月23日称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327国债”事件中的恶意交易震惊了整个证券市场。事发当晚,上海证券交易所召集有关各方进行紧急磋商,经过严肃讨论,认定空方主力恶意交易,最后8分钟内 “327”品种期货的所有成交均为无效,各会员之间进行协议平仓。
(二)
市场叫停阶段
1995年2月25日,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期间对全国各交易所进行了整理、合并,收缩为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对交易保证金比例也做出了提高。
虽然政府层面对国债期货的运作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相关制度也进行了完善、补充,但受现券流通规模小和过度强烈的投机气氛影响,1995年5月再次发生了“319”恶性违规事件。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暂停中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决定无限期暂停国债期货交易。我国国债期货交易的首次尝试在历时了404个交易日后以失败告终。
(三)
国债期货重新启动
2011年12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透露,交易所正在积极筹备国债期货的重新上市工作。
2012年2月,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进行联网测试,包括期货公司、银行、券商的8家金融机构参与首轮联网测试。
2013年4月,时任证监会主席肖钢批准国债期货重新上市交易。
2013年6月,国务院批准国债期货上上市交易。
2013年9月,时隔18年,国债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恢复交易。
国债期货的重新推出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资本投资市场,加速了金融市场化改革,为利率的市场化运行提供了充分必要条件。
四、
我国国债期货首次推行失败的原因总结
“327国债”事件的发生,即有投资者缺乏正确引导过度投机的外因,也有我国金融市场制度不健全的内因。现将制度性原因总结如下:
(一)
利率的非市场化定价
根据期货市场的无套利空间定价原理,国债作为固定利率债券,它的定价与市场利率应存在着反向的变动关系。即市场利率越高,国债的相对投资回报越低,价格越低;市场利率越低,则国债的相对投资回报越高,价格也就越高。国债期货正是为规避这种市场利率变动风险而设计推出的。但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利率政策执行的是由政府统一制定利率,而缺乏市场调节机制。惟一具有变化空间的是政府对存款实行的保值贴息。但该项政策使利率水平只能反映政府的宏观需求,不能反映资金在市场上的真实价格。直接影响就是国债现券市场上的国债价格不是由市场供需来决定,而是由贴息和保值贴补率决定。这种保值贴补是由人民银行进行统一测算制定,每月仅公布一次,属于行政管理手段,而非由市场机制形成。这些管制手段使得国债期货的功能难以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基本丧失。
由于保值贴补率制订和公布流程存在内在缺陷,市场参与者不能对国债现券价格产生正确的预期。面对传闻,交易双方由对政策预期的差异变成了市场上的资金对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
/5/5
国债期货推出的意义及影响分析2014(二)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本文标题:
国债期货推出的意义及影响分析2014(二)
上一篇
:
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下一篇
:
国债期货推出的意义及影响分析2016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国债
期货
推出
意义
影响
分析
2014
2016-08-27 13:31:04【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