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资料论文格式
-> 论保险的保障功能与融资功能2015(五)
法律专业论文资料
|
护理学论文范文
|
动画专业论文
|
新闻专业论文
|
环境工程
|
艺术设计
|
社会工作
|
环境艺术设计
|
城市规划
|
法律论文范文
|
论文资料下载
|
社会学论文范文
|
信息计算科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资料
|
法律论文下载
|
环境科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报告总结
|
食品论文
|
社科文学论文
|
政治论文
|
医药医学论文
|
论文格式范文
|
建筑学论文范文
|
论保险的保障功能与融资功能2015(五)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文档。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文档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5
/6/6
(三)保险公司方面,对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不足
1.巨灾风险分摊机制尚未建立
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保险还没有建立起再保险机制,农业保险业务的风险缺乏有效的分摊机制。自古以来,农业属于“看天吃饭”的行业,受自然原因等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较大,大量的理赔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理赔负担,并将极大影响保险公司下一年度承保的积极性。此外,大面积旱灾、水灾在我国某些地区发生的频率很高,以及近年来频发的地震,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普通风险,从目前情况看,绝大部分地区未将这类灾害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因此,在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如何分散和转移农业巨灾风险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应对巨灾风险一般是通过建立农业再保险机制和巨灾基金等方式。而在我国,由于商业保险公司自身能力有限,尚未开办农业巨灾保险,农业巨灾还处于空白状态,巨灾保障水平严重不足。
2.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匮乏
农业保险保障功能的充分发挥,离不开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而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又依赖于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与其他保险种类相比,农业保险的复杂性对经营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保险涉及农业经济管理、商业保险、农业财政预算、农业气象、农田水利、畜牧兽医等多个学科,涵盖面广,专业性强。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从业人员数量较少,不少人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而来,或者主业并不是农业保险,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保险培训和学习,加之农业业务分散,查勘定额、赔付兑现都较其他险种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方便、工作环境差,不少保险从业人员特别是年轻大学生不愿意从事农业保险工作。这些原因造成了农业保险从业人员较少,专业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
四、充分发挥我国农业保险保障功能的对策建议
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充分发挥其保障功能保障农业生产经营,意义重大。具体而言,可从六个方面入手:
(一)逐渐改变小农经济模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集中土地资源,通过集中管理、集中经营,尽可能地压缩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从农业保险发展的角度来讲,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利于经营主体根据种植区域投保农业保险,有利于后期风险的管控和灾害的救助。我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性,2014年,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相信通过开展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推动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必将加快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步伐。此外,农民的收入水平也直接影响他们的消费能力,农民收入增加了,才有投保意愿和投保能力。要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逐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切实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二)强化农业保险业务宣传,提高农民参保意识
长久以来,我国农民有很强的自给自足观念,预防风险的意识十分淡薄。另外由于某些保险公司从业人员在保险推销和经营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部分农民甚至对保险的认识存在误区,有较强的抵触心理,真正了解农业保险的人并不是太多。农业保险本身利国利民,各级政府和保险公司要积极做好农业保险宣传工作。一方面,积极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加强对农业保险政策的宣传,向农民分发农业保险读本或宣传页;另一方面,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学习农业保险知识,带头购买农业保险,通过他们的实例带动农民购买农业保险。保险公司从业人员要深入农村,采取座谈、专访等方式方法,用通俗的语言和案例,向农民宣讲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消除农民对农业保险的疑虑,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保障作用。此外,还要严厉打击处理农业保险业务经营中的不合规和不诚信行为,消除农民对农业保险存在的顾虑和误解。
(三)明确农业保险政策性地位,加大财政和税收支持
农业保险本身是一种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保险,不能等同于其他的商业保险。农业保险要发展,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在财政和税收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从农业保险发展得比较好的发达国家来看,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也都比较高,如加拿大政府对保费的补贴比例为50%,美国、日本等国家免征农业保险税收。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我国政府也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比如可以增加农业保险补贴的险种,除中央财政外,省、市一级也应根据自身财力增加补贴险种和补贴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方式,适度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用以及再保险费用进行补贴,美国目前的补贴标准是保险公司所收取保费的18.5%。此外,为提高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也可以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保险公司提高盈利空间。
(四)建立农业巨灾风险损失分摊机制,提高巨灾风险保障水平
无论是从稳定农业生产的角度,还是发展农业保险的角度,建立农业巨灾风险损失分摊机制都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我国实际,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一是建立巨灾风险准备基金。2006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建立巨灾风险准备基金是应对巨灾风险的较好选择之一,其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投入、市场筹集和保险公司提取等多种渠道。二是积极发展农业再保险。可成立政府支持的农业再保险公司,或者依托中国再保险公司,向保险人提供再保险业务。政府主导的农业再保险公司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各农险公司的再保险业务申请给予充分支持,适当降低再保险费率,若再保险公司因提供再保险业务出现亏损,政府应给予一定补助。三是建立“共保体”。2006年3月,浙江省由10家保险公司成立了农业保险“共保体”。实践证明,“共保体”有助于化解巨灾风险,我国应该积极鼓励其它地区学习借鉴浙江的经验做法。
(五)注重农业保险业务品种和经营模式创新,加强农业保险人才队伍建设
在保险产品的创新方面,要在传统产品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发新险种,省(市、区)一级保险公司应给予地市保险公司更多的自主权,鼓励下属公司根据本地特色开发新险种,不断扩大风险保障险种的种类和保险的范围。在经营模式创新方面,建议我国应把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混合经营”的模式作为我国农业保险的主要形式,同时,为充分发挥在政府农业保险中的主导作用,建议相关部门组建专门从事农业保护相关政策的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或引入外资农业保险公司,不断丰富农业保险主体市场。
在农业保险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可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国外农业保险专业机构对我国农业保险人才进行培训,组织我国农业保险高端人才到农业保险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学习考察,通过各种形式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提高农业保险行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在基层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一线干部的继续教育课程中,增加农业保险相关内容;鼓励大专院校开设农业保险专业,或在其他专业的课程中增加农业保险课程,政府适当给予补助。有条件、有需求的地区可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设立奖学金或助学金,从经济、金融等专业择优选拔管理人才投身农业保险事业。
(六)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5
/6/6
论保险的保障功能与融资功能2015(五)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本文标题:
论保险的保障功能与融资功能2015(五)
上一篇
:
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下一篇
: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2016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保险
保障
功能
融资
2015
2016-09-06 11:07:12【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