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间业务收入增幅保持了较高水平,但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总量仍处于较低水平。2013年,我国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及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六家主要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总量为5324.4亿元人民币,比美国银行高87%,但仍比美国银行、汇丰及瑞银集团三家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低1226亿元,而净利息收入比美国银行等三家银行高12436亿元。我国中间业务收入最高的工商银行分别比美银、花旗、瑞银低1490亿元、847亿元和146亿元。
表(3):2013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与国外银行的比较
单位:亿人民币元
项目 工行 农行 中行 建行 交行 招行 美国银行 汇丰 瑞银集团
净利息收入 4,433 3,762 2,836 3,895 1,307 989 2,577 1,814 395
非利息收入 1,356 864 1,239 1,191 338 337 2,846 2,203 1,501
营业收入 5,789 4,626 4,075 5,086 1,644 1,326 5,423 4,017 1,896
非息收入占比 23.4% 18.6% 30.4% 23.4% 20.5% 25.41% 52.48% 54.8% 79.17%
注:数据来源于各商业银行发布的2013年报中的分部报告。
3、中间业务所占比重分析
从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水平也明显低于国际先进银行。2011年,美国银行、汇丰等7家全球重要性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平均为50.66%,而我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仅为18.99%,不到国际先进银行的一半。近两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占比仍显著落后于国外先进银行,2013年,我国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最高,为30.41%,分别比美国银行、汇丰和瑞银集团低22.1、24.4和48.8个百分点,其他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更大,2013年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最低的是宁波银行,占比仅为11.78%。
三、新形势下我国大力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世界银行业的总体趋势。对于处在加快转型,结构调整的中国商业银行来说,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新的发展,对中间业务的重视、发展与创新就更不容忽视。
(一)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摆脱经营困境,提高盈利能力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一个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以10余家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近100家城市商业银行为两翼的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业内竞争日趋激烈,且20世纪90年初建立的证券市场分流了部分银行资金来源和贷款融资需求,银行负债成本居高不下,资产质量下降,银行授信风险普遍增加,银行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在注重传统资产负债表内业务的同时,尽快发展中间业务,以求在努力减少经营风险的同时,寻找银行利润新的增长点,从而减低经营风险,提高赢利能力。
(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利于加快商业银行转型
如今,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战略转型已成各方共识,而银行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我们看到,从盈利模式来看,西方先进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高达70%,存贷款类业务的收入不足30%,非常适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而我国商业银行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存贷款类业务的收入占到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中间业务的盈利能力尚待提高。因此,随着金融业转型步伐的加快,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迫在眉睫。
(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改革顺利进行
首先,我国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这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变革,涉及重组战略的设计、目标客户的搜寻、融资安排、代理资产评估等专业知识和技术。其次,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加了对诸如投资理财、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方面的需求。居民收入增多与居民缺乏投资和操作技术及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日益显现。最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迅猛。所以,这些都需要商业银行相关的中间业务,充分发展这些中间业务有利于满足中小企业和居民的投资需求,推进国企改革,促进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中间业务品种少、手段单一,创新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