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99846 对现行会计准则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几点思考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企业经营中日益频繁。为规范这一经济业务,国家财政部在1999年正式发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准则,后又经历了2001年、2006年的两次修订,并发布新准则体系,使得中国企业会计制度跨上了新台阶,逐渐与国际企业会计准则接轨。 新准则引入了“商业实质”概念、恢复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明确了不同情况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商业实质的判断标准。此举体现了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高度融合性,促进了我国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利于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但是伴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新准则仍表现出一些自身局限和不足。本文从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商业实质、公允价值的概念及计量方法出发,详细分析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公允价值的计量和商业实质的判断标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具体,具有模糊性;商业实质判定标准不清晰、比较笼统、主观性大,且与关联方关系未作出列举式说明,存在随意性;公允价值计量标准不细致,准确性不够、可靠性不足、操作性不强。通过对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本文从完善市场机制、加强第三方评估、量化判断标准、增加关联交易列举、合理利用估计技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提出了对新准则实施过程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公允价值 商业实质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1 (一)国外文献综述1 (二)国内文献综述2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2 第二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概念解析3 一、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3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及认定3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计量原则3 四、商业实质的概念及判断4 五、公允价值的定义及计量方法4 第三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改革历程及效果6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改革历程6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实施效果6 (一)引入“商业实质”不断与国际准则融合6 (二)恢复公允价值利于与国际准则接轨7 (三)简化会计处理提升会计信息价值7 第四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存在的问题8 一、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具体,具有模糊性8 二、商业实质判定标准不清晰,存在随意性8 (一)商业实质的判断标准比较笼统,且主观性大8 (二)商业实质与关联方关系未作出列举式说明10 三、公允价值计量标准不细致,缺乏操作性10 (一)公允价值计量准确性不够10 (二)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不足11 (三)公允价值计量操作性不强11 第五章 解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问题的建议12 一、完善市场机制12 二、加强第三方评估12 三、量化判断标准12 四、增加关联交易列举13 五、合理利用估计技术13 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13 第六章 总结14 文献
对现行会计准则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几点思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原因及对策探讨 | 下一篇: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现行 会计准则 货币性 资产 交换 准则 思考 | 2023-09-05 23:00:1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