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发展电子商务的若干问题分析(二)
但是,目前世界各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极不平衡,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已经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建设正在起步阶段。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晚,网络基础薄弱。网络速度慢,互联网出口带宽不足,网络速度太慢,严重制约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随着我国Internet用户直线上升,但传输速度却没有相应跟上,拨号上网速度之慢难以想象,网上购物变成了漫长的等待,将电子商务迅捷的特性瞬间化为乌有。另一方面,上网用户相对较少,网络利用率低,致使网络资源大量闲置和浪费。投资效益低,严重制约着网络进一步发展。我国网络传输速度不仅太慢,而且太贵,上网资费过高,抵销了电子商店所给予的优惠,先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难以承受。由于价格过高,交易冷清,一批网络服务提供商因亏损已退出。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近几年来的调查报告,网络速度太慢和网费太贵一直是网民对互联网不太满意的两个首要原因。2001年CNNIC发布的数据表明用户认为当前互联网最令人不满意的地方是:速度太慢占 46.41%,收费太贵占20.83%。由于设施落后,网络传输的可靠性也大打折扣,包括软件、线路、系统的不可靠。商业电子化和金融电子化也太差。目前全国性的金融网还未形成,金融业自身的电子化还未实现,商业电子化又落后于金融电子化,制约了电子商务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目前已经开展的电子商务业务用的都是土洋结合的方法——信用卡。借记卡、储蓄卡、邮局付款和货到付款等多支付方式混合使用,有的甚至用的是网上查询、网下交易的办法。
笔者认为,网络基础设施与能力薄弱,人均计算机拥有量低,关键性信息产品及电子商务所需要的最前沿的网络技术直接从国外引进严重受限,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2.网络安全性还不能够完全消除人们的疑虑
Internet是—个开放型的网络,它的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虽然在技术上有很多防范措施,但目前在黑客频频光顾企业的网站并进行破坏的情况下,人们将自己的银行帐号和密码送到网上时,心里不免还是有几分担心。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交易双方并不见面,其交易完全通过网络进行,因此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受到特别的重视。面目前在信息的真实性、客户身份的合法性、支付信息的完整性、支付信息的不可否认性;整个网上交易的合法性等都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特别是安全认证问题和网上支付的安全性还不能够完全消除人们的疑虑,将严重制约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据调查表明,目前中国的赃物者最关心的是网上交易的安全可靠性,CNNIC发布截至2000年12月31日的数据为31.20%的用户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因此,解决网上购物、交易;结算中的安全问题是建立电子商务各主体间的信任的关键,只有具备足够高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屯子商务系统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欢迎。
作为一个安全的电子商务系统,首先必须具有—个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交易信息安全、迅速的传递;其次是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绝对安全,防止黑客闯入网络盗取信息。对于中国来说,网络产品几乎都是“舶来品”,本身就隐藏着不安全隐患,加之技术、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不安全因素更加突出。因此,网上交易需要由一个权威的第三方来担任的信用认证机构确认买卖双方的身份。这个就是电子商务的安全证书认证中心(CA中心),这是保证网络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的重要措施。CA中心的作用在于确保网上交易合同的有效性、防止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确保交易内容、交易双方帐号、密码不被他人识别和盗取、确保交易合同的完整性,防止单方面对交易信息的生成和修改。这个第三方可以是政府部门,也可以是行业主管部门,也可以是交易双方共同信任的其它组织。由于CA是电子交易环节中的资格认证权威机构,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许多单位都在竞争CA角色。我国的安全认证体系刚刚起步,目前国内的认证比较混乱,参与方过多,在技术标准上的不统一,这将为今后的交叉认证带来不便。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不完善,竞争有可能会出现无序的状态、因此政府应加强管理,协调不同体系的兼容性,使我国的以中心早日步入正轨,以增强用户对电子商务交易的信心。
3.信用问题会严重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
由于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买卖双方可以互不见面,其信用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是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就目前而言,我国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还未普遍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现金交易还占主导地位。买方担心付款后能否收到货物或能否收到满意的货物,卖方担心发货后能否按期如数收到货款。据CNNIC于2001年发布的调查结果表明:用户经历过“已经订了货并付了款后,而未收到货物”的情形占15.68%;用户一般采取的付款方式为,货到付款(现金结算):42.02%,邮局汇款:23.66%,网上支付:13. 14%,信用卡(或储蓄卡):12.73%;对于高额“超过1000元的产品”用户希望采取的付款方式则为,货到付款(现金结算):55。45%,邮局汇款:5.14%,网上支付:8.03%,信用卡(或储蓄卡):17.31%;有32. 03%的用户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占本项目的第一位。由此可见,信用问题对于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显得多么重要。
4.支付手段是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得以最终实现的关键环节
电子商务的核心内容是信息的互相沟通和交流。交易双方通过Internet进行交流、洽谈确认,最后才能发生交易,利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得以最终实现的关键环节是支付环节。这时对于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完成交易的双方来说,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介入是必须的。银行起的作用主要是支持和服务,属于商业行为。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服务的发展和创新。网上支付的目的在于减少银行成本、加快处理速度、方便客户、扩展业务等,它将改变处理的方式,使得消费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互联网获得银行的支持服务,而无需再到银行传统的营业柜台;但是,我国银行网上支付还是“小儿科”。据介绍,我国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提供网上支付的时间并不长,业务量也较小。 1998年4月,招商银行推出了网上支付业务,当时主要提供企业对企业的资金结算;同年5月,招商银行与首都电子商城等商家合作,开通企业对个人的网上支付业务,同期开通此项服务的还有中国银行;到i999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也向社会推出了网上银行支付系统,其它商业银行也在进行系统的开发,但还未推出真正的网上支付业务。
目前已经开展的电子商务,使用了多种支付方式,包括信用卡、储蓄卡、邮局汇款和货到付款等多种方式,然而在多种方式中,货到付款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国首届网上购物测试指出,在网上购物的支付环节中,有85%的网上商店和90%以上的网民选择货到付款方式,选择网上支付的网民不到6%。为什么多花钱的货到付款备受青睐,而电子商务支付环节中最具代表性的信用卡网上支付却受了冷落呢?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状况截然相反。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国信用体制不健全
我国现阶段发展电子商务的若干问题分析(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