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2 网管系统等采用交流220V供电,交流电源应由不间断电源(UPS)提供。
9.3.3 供给ATM交换机的电源应有备用电。
9.3.4 ATM交换机所在通信局机房联合接地的接地电阻值要求<1Ω。
9.3.5 工作地线和保护地线应分别引接。
9.3.5 机房内保护地线应从从电信楼内公共地线总汇集线排引接。
9.3.6 接地应符合YDJ 26-19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的要求。
附录A ATM设备的主要技术要求
ATM交换机技术要求具体见YD/T 1109-2001《ATM交换机技术规范》,本规范仅提出基本要求。
A.0.1 呼叫处理能力:呼叫处理能力即能够同时支持的最大连接次数,吞吐量为10Gbit/s以下时,不少于80次/秒;吞吐量为(20~40)Gbit/s时,不少于100次/秒;吞吐量为40Gbit/s以上时,不少于100次/秒。
A.0.2 呼叫处理性能:忙时ATM连接建立时延平均值不高于80ms,连接释放时延平均值不高于50ms。
A.0.3 ATM交换机端口应能支持ATM信元线速转发。
A.0.4 ATM信元传送性能:包括信元差错率(CER),信元丢失率(CLR),信元传送时延(CTD)和信元时延变化(CDV),根据具体项目制定要求。
A.0.5 ATM交换机应支持MPLS功能,即ATM交换机可作为标记交换路由器ATM-LSR。
A.0.6 ATM交换机应设置外定时和线路定时两种同步方式。外定时接口应符合ITU-T建议G.703对2048kHz和2048bit/s外同步接口的规范要求。设备应有两个以上外同步时钟接口,并且能检测端口故障,自动切换。线路定时包括SDH和PDH两种传输线路定时。ATM交换机设备应有内部时钟,内部时钟应符合ITU-T建议G.813规范要求。
附录B 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要求
B.0.1 网管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等。
B.0.2 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包括网络资源配置、网络业务配置、网络状态显示、VPN管理。
1 网络资源配置
1)网络节点、插板和端口的增加、删除、改变及拓扑结构的显示;
2)在初始化的安装时应对参数进行配置,对软硬件进行检查;
3)配置网络节点模块,包括I/O卡、端口和冗余配置等;
4)每个端口上VPI/VCI的有效值范围;
5)接入速率和中继带宽的配置;
6)可对虚电路的优先级进行配置;
7)若线路故障,网络应能自动重新路由,或迂回至人工指定的路由上;
8)网络节点管理权限口令的设置和修改。
2 网络业务配置
1)网管可配置的业务应包括: ATM信元中继业务、帧中继业务、可配置虚电路、电路仿真等本网络所提供的所有业务。
2)可以对故障、拥塞监测门限进行设置和改变。
3 网络状态显示
1)网管系统应能监视全网的拓扑并用图形方式显示网络的拓扑结构。并能快速准确的反映网络运行状态。
2)应能显示网络节点、插板、端口的运行状况,中继线及用户电路的配置和利用情况。
3)网管系统应能支持逐级显示功能。
4 VPN管理
网管系统应能为用户配置虚拟专用网(VPN)。由网管系统授权,VPN网管应具有以下功能:
1)收集VPN内部网管信息,如业务量、拓扑结构、链路状态、业务流量、网络资源的占用情况等;
2)性能监视;
3)故障告警和检查;
4)相关信息的配置,如:硬件配置、业务配置,同时还应具有 VPN的内部计费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
B.0.3 性能管理
性能管理主要包括:
1 性能信息的收集
1) 网管系统应阶段性和实时性记录以下信息,并随网络的变化加以修改:
a. 网络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数及分布、用户业务特性要求等相关内容;
b. 网路节点、中继线资源信息,包括已使用和未使用的端口数、带宽的使用情况、中继线的利用率等;
c. 记录、统计并报告网络资源利用情况,SVC呼叫失败和失效的原因等性能相关参数,并形成性能管理日志文件。
2) 网管系统应能实时和阶段性收集网络运行的性能数据,至少应包含:
a.现用的VP/VC连接的数目
b.对每个端口,有关VPC/VCC的以下数据:
发送的信元数
接收或转接的信元数
发/收信元数或信息速率
因超出UPC/NPC约定的参数而被丢弃的信元数
超出UPC/NPC约定的参数但继续被传送信元数
收到CLP=0、CLP=1的信元数
严重信元误块率
最小/平均/最大时延
信元时延变化
信元差错率
信元的丢弃率,包括因信头出错而丢失的信元,信元误插率
发生严重拥塞的时长
发生中度拥塞的时长
发生轻度拥塞的时长
拥塞告警次数
3) 网管系统应能对以上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并显示,同时形成一段时间的历史数据。应能对收集的数据形成报告并提供打印功能,同时可进行网路分析。
4) 对于阶段性收集的信息,网管系统应能设置收集信息的时间间隔。
2 告警及过滤
1) 网管系统应能够对拥塞监测的门限值、告警的门限值进行设置。
2) 网管系统应能够对网络进行监视,对于网络拥塞、设备(交换机、板卡、电源、风扇、时钟等)及中继电路、用户电路故障或指标劣化到门限值的节点以图形方式和文本方式显示。
3 统计报表
网管系统应对历史时间的网络性能数据和网络故障数据提供报表和图形报告,为网络优化和规划提供依据。
B.0.4 安全管理
网管系统应具有配置用户识别符、口令、访问控制级别和范围的功能,能对网络节点访问口令进行配置和修改,对用户权限进行鉴定,防止非法访问,记录全部登录过程和操作过程,提供安全日志,提供超时管理,安全注销等安全管理功能。
B.0.5故障管理
网管系统应能在设备失效、指标劣化到一定程度时发出告警。
网管系统应能够从网络中实时收集故障信息,对这些故障信息及时处理,显示较大告警,并对网络设备实施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5/7/7
免费资料文档--ATM工程设计(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