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亟待加以解决。预计下半年国内手机生产将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势头,完成手机产量1.2亿-1.3亿部,出口达到5000万部以上,国内销售8000万部左右,国产手机的产销量所占份额达到30%以上。
6、国产手机遭遇信任危机
在今年“5·17世界电信日”前夕,由福建当地媒体和福建之窗网站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手机品牌——福建省消费者满意度有奖调查”活动。活动共收到全省2713份调查回执,消费者纷纷对当前手机消费存在的诸多问题予以揭露。颇令记者感到有些吃惊的是:原本以为,这几年国产手机不仅已逐步从国外同行中抢回失地,而且还大有独领风骚之势。可调查结果一出才知,人气最旺、质量最满意、售后服务最佳目前仍全是国外品牌。据调查者发布的几项调查结果显示。
手机品牌———福建用户调查人气前五名。人气最旺品牌是摩托罗拉。投票结果显示,目前消费者正在使用的手机品牌最多的是摩托罗拉,占投票总数的28.1%;其次是诺基亚,占25.7%;第三是三星,占8.1%;第四为西门子,占6.6%;第五才为TCL,占5.7%。
手机品牌综合质量满意度得分前五名。质量最令人满意品牌:三星。根据用户对自己所使用的手机的综合质量进行的评价打分结果统计显示,手机综合质量消费者满意度最高的是三星,得分4.04分,二到五名分别是诺基亚3.97分,摩托罗拉3.88分,TCL3.42分,西门子3.26分。(满分5分)。售后服务最令人满意品牌:诺基亚。消费者给售后服务的打分要比综合质量低,统计显示,手机售后服务前五名为:诺基亚3.53分,TCL3.47分,三星3.35分,摩托罗拉3.25分,西门子2.70分。(满分5分)
最不满意的仍是产品质量
从此次手机用户的投票统计看,手机质量问题是用户不满意最多的地方,它的投诉超了一半。扭本次调查活动有56.8%的参与者表示曾经遭到手机质量问题,同时有43.7%的手机用户表示他们对手机售后服务不满意。据逐步分析,此次质量投诉的1000多件,56.8%的用户遭遇质量问题。而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液晶屏无显示、无法正常开关机、按键失灵、电话簿不能存储、短信息发不出去、杂音干扰无法通话、电池无法充电或充电后达不到产品说明书中标明的使用期限等方面。用一些消费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手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好像招了一窝讨厌的苍蝇,赶也赶不走。往往一次维修、一次换机都不能解决问题。”
今年1月26日,福清市的一位陈先生购买了一部广州高科S688手机,第二天,陈先生坐火车回江苏老家过春节。在回家的路上,这部刚买的手机一直没有信号,回到家后终于有信号了,可打电话时常常断线。2月8日,陈先生返回福清后,以手机存在质量问题要求商家换货,3月9日,当陈先生手拿到新手机时,发现手机的电池没换,换来的新手机还是不能用。于是他又要求商家更换手机电池。4月初,当陈先生拿到电池后发现,手机又出现了质量问题。没办法,陈先生再次要求商家更换手机,直到4月20日,陈先生仍没拿到可以正常使用的手机。
据福建省消协从几年来接到数量众多的手机质量投诉分析来看,他们认为消费者目前最不满意的有以下几个原因
1、认定难是症结之一:质量问题发现后,是“性能故障”还是“消费者使用不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的痕迹,商家就认定“使用不当,致使手机进水”等等,这就使得消费者往往处于不利地位。销售商和厂家成了手机故障的“裁判”,这类现象似乎已成为手机业的惯例,成为一个难解的症结。
2、改版机冒充正版机:“改版机”是将通过走私等不正当渠道流入国内的国外“水货”手机和废旧手机通过包装或维修伪装成新的正品手机,将低版本型号的手机伪装成高版本型号的手机。虽然“水货”和“改装机”有它的缺点和不合法性,但其相对低廉的价格还是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以较为畅销的三星N628手机为例,正品手机价格在二三千元,而“水货”手机价格却不到1500元。出售改版机利润可观,致使销售商趋之若鹜。销售水货或改版机时,商家开发票时一般都会有意忽略手机型号,一旦发生纠纷便称消费者事先知情购买,以示其不存在欺诈。
3、原配被调包:原装的手机配件质量一般要比普通的配件要好,自然价格也会高出许多。偷换消费者新手机的电池、充电器等原装配件也成为一些商家的牟财手段。消费者黄某以较低价格购买了一款名牌手机,待机时间只有三四天,明显比承诺的一两周少了许多。商家同意补偿一块新的手机电池给黄某,但条件是要签订不得再以电池事项提出异议的协议。协议签订后,黄某发现,这块电池也不是原装电池。
4、售后服务:修手机要“碰运气”:有40%的手机维修超过2天,23%超过两周;维修机构没有提供备用机的为81%。调查结果表明,有748人曾经将手机送去修理,对售后服务不满意的占送修人数的65.6%,对售后服务极不满意的为18.1%。有30%的消费者表示,手机出现问题后,因为售后服务差而不愿意对手机进行维修。其实售后服务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厂家与维修服务的脱节,手机厂商为节约成本,纷纷把售后服务这一块连同销售一起交给了当地的经销商,由经销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厂商只作为一种协助的角色,而正是这种不一致的售后服务模式导致了手机投诉层出不穷。一位南平消费者在信中提到,其使用的摩托罗拉CDMAV8060手机使用不到半年即出现接收性能减弱,接收时无法接通的现象,而负责手机保修的南平联通公司售后服务态度太差,手机维修只能等有了备用机才行,等售后服务部门终于有了备用机,手机的保修期也已过期了
此次调查最令记者吃惊的一个发现主是:国产手机平均返修率是国外品牌的2倍左右,平均投诉率高达50%(国外品牌一般在25%),个别国产品牌手机质量问题甚至遭80%的消费者投诉。如果不解决质量问题,某些“华而不实”的国产手机只能昙花一现。
据从业内了解,目前我国的国产手机除个别品牌以外,目前多数国产手机都来自国内家电或者IT领域的知名品牌。部分“知名品牌”的手机质量失控的原因,是在没有技术储备的情况下急于“圈地”。别说国内厂商普遍不掌握芯片等核心技术,一些厂商甚至连基本的品质控制流程都没有,个别品牌干脆只有一个销售公司,到韩国或者台湾的手机代工企业买进一批“裸机”,然后贴上自己的商标卖出去。
虽然在技术上并无建树,但在市嘲圈地”上,一些品牌却热情高涨。去年,国内手机市场上的本土品牌已多达数十个,竞争日趋激烈。基于抢占市场的考虑,许多厂商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占领市场份额,以及如何在短期内让品牌知名度最大化,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比产销量、比品种数目、比新品推出速度上。特别是一些生产商为了使新产品尽快投放市场,在产品还存在质量甚至设计问题时就将其上市了。这种仓促推出的产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业内人士认为,正是因为国内厂商急于引进最新机型而不顾其产品设计和大量采用贴牌方式生产等原因,致使国产手机质量得不到保证。
尽管国产手机有着如此之高的近修率,但由于国内厂商的维修网点和服务中心的覆盖比国外品牌好,目前这个隐患被暂时掩盖着。但实际上这些维修点也并不是真修,当有用户持问题手机前来时,这些维修点一般会采取无条件更换新机的方式来掩盖手机的质量问题。这种处理问题的代价是厂商负担极高的维修成本,而这将大大侵蚀其利润
看着每天电视屏幕上,层出不穷国产手机品牌,我们相信手机的制造已经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领域。但能制造得出产品,却不一定就能制造得出品牌!看看这次调查结果,我们的国产手机是否仍当自强!
十、日韩手机厂商中国策略分析
2008年,产品和价格一直主导着国内手机市场的发展,国产手机厂商在突出手机设计的时尚个性化特点外,价格更是引发了一轮一轮的跳水冲锋,而TCL和波导的手机排名之争除了让媒体大炒了一把外,很明显的也衬出了国产手机在国内手机市场中的砝码已经越来越重。
然后我们能注意到,在这场手机市场之争中,摩托罗拉、诺基亚乏善可陈,而日韩厂商的表现则让人惊叹,三星、LG、松下、NEC、京瓷等诸多日、韩品牌频频发力,成为手机市场上的一大亮点。2008年,日韩手机在华投放品牌数量明显超过欧美手机,同时广告宣传的投放力度较以前,出现大幅度的增长。日韩系列品牌手机2001年广告投放费用比2000年上升17.62%,2008年较2001年上升83.01%,增幅超过行业环比增长率近1个百分点。
透视日韩手机市场的中国策略,可以说对国内手机厂商不无借鉴。北京中企市场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显示,引领时尚的个性化产品成为日韩厂商的制胜法宝,特别是彩信、彩屏及可拍照手机。
如果有人向普通百姓询问所知道的手机品牌,可能多数人会马上说出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爱立信、飞利浦等一大串欧美品牌。然而,从前不久的2008年北京国际通信展上三星、LG、松下、京瓷等品牌的出色表现来看,日韩手机大有来者不善的架势。有业界人士认为,日韩手机对欧美手机取而代之的情况也许即将来临。
纵观2008年中国手机市场,产品、价格一直主导着市场的发展。国产手机发动了以价格为先锋的迅猛攻势,引发了手机市场的集体“跳水”,部分国外品牌面对风起云涌的降价潮也只得应战,与之相辉映的是,三星、LG、松下、NEC、京瓷等诸多日、韩品牌也开始发力中国市场,频频释放亮点,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1、日韩品牌手机宣传力度不断加大
据北京中企市场研究中心广告监测网(MRCCE)提供的手机平面广告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移动电话市场发展异常活跃,参与市场竞争的品牌数量、品牌投放的广告宣传费用都呈上升趋势。对比竞争品牌可以发现,虽然欧美品牌手机近几年一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品牌数量不过5、6个而已,而日韩手机在品牌数量上却明显超过欧美手机(见图)。
如果从广告投放费用上看,欧美手机在中国手机市场确实占有绝对优势:2000-2008年其广告投放额占行业投放总量的60%以上,而日韩品牌所占比例仅为11%,仍存在很大差距;但从投入力度看,日韩系列品牌手机费用强劲的上升态势却是欧美系列无法比拟的(见图2、图3)。
日韩系列品牌手机真正发力中国市场是从2008年9月开始,而且在品牌广告投放的增长是与行业同步进行的。日韩系列品牌手机2001年广告投放费用比2000年上升17.62%,2008年较2001年上升83.01%,增幅超过行业环比增长率近1个百分点。与之相比,欧美品牌虽然风光仍在,但却呈稳中有降之势(见附表)。
2、日韩手机取胜之道
由于欧美厂商长期引领着我国手机市场的消费时尚,所以他们带来的每一次外型设计上的革新都引来无数消费者的追随和青睐。事实上,日韩系列品牌手机在新颖设计和个性应用上的灵慧在某种程度上更高于欧美厂商,只不过由于他们未曾占据主流市场,加之部分厂商并未在中国同步推进最新研发的产品,使他们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面对欧美品牌的巨大压力和国产品牌强大攻势,日韩品牌手机生产商并不甘于只做市场的补充者,其不断加大新品的研发力度和推新速度,开始了与欧美品牌的正面对决。2008年,日韩系列品牌共对55款机型进行了广告宣传,其中36款为2008年度新推机型,彩屏手机、CDMA手机是以三星、松下、LG、京瓷为代表的日韩系列手机的主打产品。
CDMA手机:欧美作为GSM手机的发源地,在技术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且率先进入中国市场,日韩手机在这一领域显然无法与之抗衡,但其在CDMA领域确有着明显的领先优势。随着CDMA在中国市场的逐步推广和扩大,以及彩屏技术、和弦技术和数码相机等新功能的开发与应用,使日韩手机厂商获得了一个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的良机。
2008年日韩手机共对36款新机型进行了广告宣传,其中CDMA手机共有15款,占新机型总数的41.67%,广告宣传费用占日韩手机新款机型广告宣传投放总额的63.25%。由此可见,日韩手机品牌已把CDMA手机作为进攻中国市场的主力军队,相比之下,以摩托罗拉、诺基亚为代表的欧美品牌在CDMA手机的研发上要逊色许多。
彩屏摄像手机:从日、韩两国市场看,年轻人对多媒体短信十分钟爱,这些新功能更成为手机更新最强劲的动力。在中国也不例外,集成了折叠双显和彩色屏幕以及数码摄像头的手机将是支持多媒体短信的代表作,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从目前最新的影像通信技术市场看,真正意义上的摄像手机并不多见,摩托罗拉的T720i、诺基亚的9210C、索尼爱立信的T68i、P802等手机都具有摄像功能,但均需有配套的外接设备才可使用,诺基亚7650、摩托罗拉A820等产品虽内置数码摄像机,但体积偏大,并不被追求时尚的消费群体所推崇。在这方面,日韩手机沿袭了原产品的小巧、折叠的特点,在机型的外观设计上比欧美产品占有优势。在诺基亚刚刚推出带有数码功能的7650手机,松下最新研制的带数码照相功能的GD88便紧跟着推向市场,并在价格上紧咬不放,已在部分市场对诺基亚7650的销售构成直接威胁,与此同时,三星也推出内置旋转摄像头的手机产品投放中国市场。由此看来,日韩手机已把CDMA、彩信业务作为进入并占领中国市场的关键,而且已在技术上取得一定优势,赢得了抢占市场的时间和未来与欧美厂商抗衡的资本。
3、日韩品牌将与欧美品牌分庭抗礼
北京中企市场研究中心人员分析认为,在充满变数的2009年,日韩系列手机将会借CDMA、彩屏、摄像之力,在中国手机市场大展拳脚,进而与欧美品牌分庭抗礼。
就目前手机市场而言,西欧、日韩手机市场已近饱和,而中国和欧洲同属于发展潜力巨大的手机市场。在欧洲,诺基亚、西门子、飞利浦、阿尔卡特等老牌厂商已占有一席之地,日韩系列品牌手机想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存在一定难度;而在中国,手机市场的普及率仅为15%,手机用户以每年5000万至6000万的高速增长,加上中国年轻人爱赶潮流,喜爱频频换代的手机新品,以及政府对电信及相关产业的扶植,都为中国手机市场营造了可继续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在中国GSM手机市场,欧美手机在大中型城市还拥有一定的市场,摩托罗拉、诺基亚的地位短时期内还难以被憾动;国产厂商TCL、CECT、波导的生产销售势头尽管也节节攀升,但在手机的研发技术、产品推新速度上仍弱于日韩系列品牌手机。
十一、手机制造业未来的热点
由于电信营运商在2000年的投资加大,通信制造行业在2000年的整体业绩大幅提升,其中最突出的是中兴通讯和大唐电信,在GSM制式上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它们在二级市场上出色的表现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但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因特网应用的迅速普及,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在有线通信网络内,数据传输量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赶超语音通信的势头。预计在移动通信网中,数据传输量也将在不久的将来超过语音通信量。全球形成一体化的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网络将是大势所趋,数据的无线传输将大大扩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空间;而这一趋势也将使全球一体化的宽带通信系统──宽带CDMA迅速地从实验室推向实用阶段,它的应用将使全球一体化的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得以实现。乐观估计,明年中国联通将推出CDMA,这对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而言,意味着一个新的竞争平台,公司之间的竞争力也将因此而重新考量。
逐步成为全球性的无线通信技术
CDMA即码分多址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通信质量好、容量大、抗衰性强等优点。特别是在频率使用率方面,容量比模拟技术高10倍,超过GSM约4倍;在话音质量方面,能够消除GSM网中存在的掉线、串音等弊端。此外,在传播特性、小区设计、覆盖面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越性,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发展方向。CDMA所体现的“多径接收”、“软切换”、“码分多址”等技术在提高通话质量、保密性、安全性等方面都大大领先于GSM系统。
自1993年TLA(美国蜂窝移动通讯协会——编者注)批准CDMA为扩频率数字蜂窝系统标准以来,该技术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已呈后来居上之势。特别是在GSM大本营的欧洲,ETSI(欧洲电信标准委员会)审议了G3(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最终决定无论是NOKIA、ERICSSON还是MOTOROLA、SIEMENS原型,都将采用CDMA作为空中接口标准,这也将进一步确立了CDMA为商业移动通信网的主流方向。
在美国,10大蜂窝移动通信公司中有7家选用CDMA。在亚洲,CDMA技术商业化趋势更强,1995年,韩国LGIC公司推出世界上首批商用CDMA交换系统。1995年9月,世界上第一个商用CDMA移动网在香港地区开通,1996年在韩国汉城附近开通世界上最大的商用CDMA网。新加坡的CDMA个人通信网也于1997年开通,这也是亚洲第一个CDMA个人通信网。所有这些迹象表明,CDMA正在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无线通信技术。
1、费尽周折的CDMA
CDMA曾是我国“863”计划重点项目,早在1994—1995年,有关方面的技术人员就开始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1997年长城公司先后在北京、上海、西安、广州建立了4个商用实验网。由于该网的实验性质,因而其发展速度并不快。前年中国联通公司宣布要发展CDMA,但直到2000年8月份才逐渐明朗,CDMA在我国费尽周折。
时至今日,我国的无线网络仍处于模拟、GSM和窄带CDMA共存阶段。其中TACS正逐渐衰退,GSM势头正旺(现用户约有95%以上属于GSM网),CDMA正逐步投入商用。尽管GSM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但其技术上的局限性使其容量受到了限制,从而使其在系统成本上今后和CDMA系统的竞争中必将处于不利地位。应该看到,GSM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CDMA产品不够成熟,在关键技术(远近效应、功率控制等)上存在障碍,加之欧洲在标准化工作上的成功决策,才使GSM生逢其时,成为90年代中前期模拟蜂窝电话系统升级的唯一选择,获得了全球的迅速推广。
2、3G产业的兴起会给我国带来什么
我国已经有了全球第一大规模的电信网络,但是电信产业规模却不是全球最大。探求新的电信业务增长点,把握未来发展方向, 3G是最大的意义。
目前,围绕3G发展时机的看法众说纷纭,这主要是由于目前3G的发展并不那么紧迫,所以允许有很多的看法存在。如果到了需要做统一结论的时候,国家会有一个很切实的、能够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的实施计划。我国需要稳健地发展3G,在全球范围来看,即使是已经发放了牌照的欧洲,也没有把全部的人力、物力投入到3G中去。
根据去欧洲考察的情况来看,欧洲对于3G的发展也没有完全统一的看法。基本上,很多运营商和制造商是在积极地去跟踪3G,并且发展3G,但都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因为3G的商务模式、赢利前景还不是那么明朗。
当前主要的论点有两种。一是认为欧洲的前车之鉴必须吸取。我国应该在确定好3G牌照发放方式等问题之后,稳妥地发展本国的3G产业。二是认为应该先建立起3G的市场环境,然后在探索中前进。特别是对于一些希望能够获得移动牌照的运营商来说,这种愿望比较急迫。
在发展3G的进程上,我国绝不会跟着欧洲的脚步走,我国将有自己的考虑。
对于TD-SCDMA技术,这是我国自己的标准,如果要在3G上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那么,就应该为TD-SCDMA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支持自己的技术标准。但是,这种支持也不是无限度的,最终的选择还是要按照市场规律来,不能盲目扶持。
发展本国3G制造产业,同样也可以模仿程控交换机所走过的道路,即引进、消化、吸收。这一做法的本质是放开行业,按照市场规律办事,通过市场经济实现优胜劣汰。当然,现在民族通信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能够大大缩短这一过程。现在,以中兴、华为为代表的民族通信企业已经在某些方面具备了与国际水准平起平坐的能力。
从宽带资源潜力来看,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频段,从其核心频段至扩充频段,均受限于3GHz以下。而从L、S、C、X、Ku、Ka至V/Q/W、EHF的实际可能扩展,以及更广义的Radio(几kHz-3000GHz)至Wi-reless(大于3000GHz)来看,未来无线通信可能达到红外光及蓝光频段,乃至中微子之类粒子通信连接,Air Optical之类自由空间光(FSO)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即为其示例。
因此,从广义的无线(Wire-less)通信概念看,其宽带化与宽带资源亦将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在宽带无线通信的技术领域中,包含大量高技术知识内涵,从系统结构、全光网、协议构造、编码调制、多址连接,至衰落对抗、检测处理、个人终端等诸多方面,集近代信号系统设计处理最新技术与基带、中频乃至高频、光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工艺于一体,有大量技术创新的空间存在,并存在对应的知识产权经济价值。对此,我国的制造厂商、操作运营者、科研部门及投资商必须建立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版本的更新是困扰运营商和厂家的一大难题,也是影响3G商用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根本性的问题之一。虽然业界普遍认为R99是一个成熟、稳定,将被大规模商用的版本,对采用R99哪个阶段的版本仍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对2001年3月或6月版本,以及在3月基础上增加部分6月的CR比较看好。
R4的主要特征是完成了由我国提交的TD-SCDMA技术(也称低码片速率TDD,LCR)在3GPP的标准化,这对于TD-SCDMA来讲,无疑又是一个里程碑。
在信息产业部的直接支持和领导下,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CWTS)从1999年开始进行各种努力,终于排除了各种阻力,使得TD-SCDMA一步步地成为3GPP的完整的标准。R4在核心网部分主要是在电路域(CR)将承载与控制分开,这也是迈向全IP的第一步。R5则是全IP的第一个版本,已经在2008年上半年完成。R5的核心网部分结构上已发生较大的变化,引入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
首先,3G商用初期,话音业务仍是主要的用户需求,移动高速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将主要面向少数的商业用户。这一特点反映在技术和组网上,就要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必须能够与第二代网络进行切换和互通,在商业用户活动的重点地区建设第三代网络,并通过第二代网络实现连续的二代业务服务。
其次,3G启动后,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只有两家竞争者,属于双寡头垄断的市场。在我国这样大的地域和市场背景下,竞争程度显然是不够的。应该说,通过3G引入新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将是必然趋势。为使新加入的运营商与原有运营商进行公平竞争,有些国家规定,第二代移动网络运营商有义务在新运营商尚未建设3G网络的地区,利用其2G网络提供漫游,这一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第三,充分利用现有的第二代网络,要求3G有良好的后向兼容性。在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同时,充分利用已建的第二代网络,保护用户业务的连续性,是我国3G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新建的3G网络必须与第二代网络有很好的后向兼容性。
第四,业务分布的不均匀性,要求选择频谱利用率高的制式。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经济发展不平衡,移动通信的主要用户和业务大部分集中在中心城市和部分人口密集的地区,高业务量地区的频率资源和容量紧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因此,在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中,频谱利用率高的技术制式将会受到运营商的青睐。
第五,移动高速因特网业务,要求高效地支撑不对称业务。3G启动以后,移动高速因特网业务将很有可能被用户最先接受。因此,我国建设的3G网络一定要适应于因特网和非对称业务的高速发展
3、生产手机上市公司分析
目前国内依靠自身研发在CDMA项目上走得比较前面的公司包括中兴通信(0063)、大唐电信(600198)和华为科技公司。中兴通信目前已推出了2G从系统设备到终端手机的全套产品,在国内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3G方面,中兴主要投入精力于W-CDMA上,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唐电信也具有2G除手机以外的移动交换和基站系列产品,手机研制也接近尾声。同时其母公司还代表我国向国际信联提出了TD-SCDMA作为3G众多标准之一;华为也预备在今年年底推出CDMA的全套产品。尽管国内厂商推出的均为2G产品,但从2 G过渡到虚拟2.5G在技术上并无很大壁垒,较易实现。联通2GCDMA项目预计可于2000年底全面启动,在第一年就有近200亿元投入。在优先采用国内产品的政策指导下,以上中兴和大唐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除依靠自身研发外,国内还有两家公司具备提供CDMA产品的能力,即东方通信(600776)和广州金鹏。它们均通过与Motorola合作的方式,通过OEM 的方式生产CDMA产品。东信公司起步较早,其早在1996年便与Motorola合资成立了杭州摩托罗拉系统公司和杭州摩托罗拉手机公司,分别组装和生产摩托罗拉CDMA基站、移动交换系统和手机;它还独立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MA交换机。广州金鹏也是摩托罗拉在GSM的全系统供应方面的长期合作伙伴,1999年5月双方又签署了CDMA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其重点在于CDMA网络产品的联合开发。
因此,从上市公司来看,目前CDMA板块主要包括中兴通讯、大唐电信和东方通信三剑客,领头羊是中兴通讯。这三剑客近期来二级市场的走势远远强于大盘,事实上各大基金早在第三季度就已经在这个板块上作战略性建仓,到目前为止,各大基金联手锁定的筹码已经占了这三剑客流通股本的很大一部分,可以预见后市它们仍应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下面我们将对这三家公司做一深入分析。
(1)大唐电信
大唐电信是以电信院西安大唐为主体,重组电信院上海一所、西安四所、成都五所、电信院电信软件开发等资产形成的股份制上市公司。多位电信院副院长出任大唐股份副总裁,在某种意义上形成电信院与股份公司的整合运作,为大唐电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支持。电信院是我国最大的邮电科研开发机构,拥有雄厚的邮电科技开发资源,每年获得巨额的政府科技开发资金,电信院将会在未来发展中不断低成本转让先进技术产品,支持大唐电信股份的持续发展,这在国内上市公司中仅有清华同方可与其相提并论。
大唐电信与中兴通信一样同属“巨大中华”这四家民族通信巨人中的一员,在CDMA大潮中自然是不甘人后,公司对CDMA系统的研究开发极其重视,投入的大量资金及人力资源,终于换来丰硕的科研成果,公司开发的CDMA移动交换系统在去年就已经获得信息产业部颂发的进网许可证,在天津大港也开通了CDMA试验局。今年公司又及时推出从基站到终端的全套系统,10月还成功开发出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CDMA手机的UIM卡专用蕊片,其技术水准在国际上也是居领先水准。更难能可贵的是大唐集团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工作中卓有成效,代表中国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标准,此标准已得到国际电信联盟认可。因此可以说无论是窄带还是宽带CDMA,大唐电信在国内几大厂商中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2008-9-30到2009-6-31利润表
2009-6-30 2009-3-31 2008-12-31 2008-9-30
主营收入 82919.191 32922.9512 209140.3076 144747.1903
主营利润 27448.7167 10232.2647 56526.0893 38982.4261
投资收益 39.86 17.8385 1396.6502 66.7721
利润总额 825.9919 -3430.3944 5061.0574 -1998.73
净利润 -1986.3092 -4226.1053 2280.6858 -2823.8758
(2)东方通信
东方通信90年代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与摩托罗拉的战略合作,99年摩托罗拉在从模拟机向数字机转换的行业调整中没有及时把握机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被诺基亚公司夺走,市场份额急剧下降。从而导致组装摩托罗拉机的东方通信业绩也大幅下调。因此公司管理层意识到完全依赖他方的技术风险很大。从96年开始公司注重在技术开发上的投资。目前有三大研究基地,分别是:美国的东信美国同步公司,主要研究方向是手机;北京的东信科技发展公司,主要研究方向是基站;本部的技术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是移动交换机和SDH等。经过几年的投入,公司已形成了一批技术骨干,但由于公司的整体研发规模仍较小,许多一般性的工作也由技术骨干承担,因此影响了开发进度。2000年东信本部的研发中心自主开发了CDMA交换机,测试效果很好,优于国内同类上市公司。这对公司研发实力是一次有力的证明,因此管理层准备加大投入力度,坚持贯彻自主开发政策。据研发中心技术人员称,明年公司所有新聘员工均进开发部,加大公司的开发规模。因此我们认为公司定位正发生深刻变化:正由一个“跨国公司产品的组装厂”转型为一个在移动通信领域“具备相当自主技术的科技企业”,因此企业利润率必将大幅增长,公司前景非常广阔。
此外,由于东方通信前几年就与摩托罗拉合作成立了生产CDMA手机的摩托罗拉移动电话机有限公司和生产基站设备的摩托罗拉移动电话系统有限公司,目前又将对这两家公司进行增资重组,因此为将来在CDMA市场争夺市场份额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是CDMA技术推广的受益公司之一。
2008-9-30到2009-6-31利润表
2009-6-30 2009-3-31 2008-12-31 2008-9-30
主营收入 213214.2679 117491.265 821968.7112 634821.5903
主营利润 6500.1518 13355.5992 108862.1961 77814.4254
投资收益 4255.3902 1505.0692 2068.2027 3259.8107
利润总额 -65760.9057 -12255.1421 -17125.8413 1128.2036
净利润 -63920.1169 -11742.4405 -20594.4191 521.1694
未分配利润 -31121.022 21056.6543 32799.0948 53914.6835
(3)中兴通讯
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深圳公司等九家公司于97年发起设立,同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的主营产品是通讯及电子设备,包括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移动通讯系统、数据通讯系统、多媒体通讯系统、通讯传输系统、卫星及微波通讯系统,同时公司主营业务还包括承包境内外通讯工程和国际工程招标等多类业务。
中兴通讯是国内民族通讯业四大巨头“巨大中华”中极具分量的一家,在国内通讯设备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公司的研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之强都令人瞩目。虽然在99年之前公司主营产品的重心并不在移动通讯系统,但现在情况已有所变化,去年配股资金投向GSM等移动通讯项目在今年都已产出实际效益。虽然中兴通讯现在只在GSM系统实现商业化生产,但实际上公司在前瞻性的CDMA项目投入的人力物力更是相当可观的,早在96年公司就已开始涉足CDMA,97年公司成为首家与CDMA专利所有者美国高通公司签署研发协议的国内公司,98年中兴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公司投入数亿元经费和三百多名研发人员进行开发,目前交换系统已开试验局,与爱立信等CDMA基础系统对接成功,并可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过渡。今年6月在国际通信展上中兴通讯已能展出自主研发的全套CDMA移动通讯系统,包括了从基站设备、移动交换设备到终端产品CDMA手机,而且据高通公司的检测,公司自主研发的这套系统在技术上居世界领先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兴推出的CDMA手机具有机卡分离的功能,该产品在国际同行中也是居领先地位。虽然联通的CDMA项目尚未正式启动,但以中兴通信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应能成为该项目最大的赢家之一。当然中兴的眼光并没有只局限于第二代移动通讯产品上,公司在第三代移动通讯的研究开发上也极具竞争力,目前公司的宽带CDMA系统已纳入国家863项目。公司计划尽快实施增发不超过5000万股A股的计划,其中部分筹来的资金将投入第三代CDMA系统的开发。可以预见中兴通讯将来在第三代CDMA项目上必能与国外厂商一争高下,其发展前景相当乐观。
事实上,CDMA技术的推出将为从事通讯设备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其中中兴通讯、大唐电信和东方通信也因为拥有CDMA技术而从整个信息行业中脱颖而出,在这三个公司中,目前实力最强的是中兴通讯,其技术和做市场的能力均相当强;其次是大唐电信,其技术优势是非常突出的;至于东方通信,其综合实力要弱于大唐和中兴,但由于公司正由一个技术依赖型的公司转型为一家真正的技术开发型上市公司,而且在CDMA 技术方面也有较强实力,因此一旦CDMA技术真正被采纳,那么该公司的投资机会是非常大的。
2008-6-30到2009-3-31利润表
2009-3-31 2008-12-31 2008-9-30 2008-6-30
主营收入 216909.8256 1100924.0726 614593.3625 396983.4804
主营利润 85715.6223 394605.5073 221887.5824 151152.8386
投资收益 0 50.9089 128.9459 119.4636
利润总额 13125.4986 73819.5588 23013.9294 16508.3897
净利润 8861.742 56699.9941 17137.9923 13399.5226
未分配利润 113404.7952 96955.7968 93324.4416
(4)厦新电子
夏新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1981年8月,是厦门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97年5月,由夏新电子有限公司为主要发起人发起设立厦门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同年6月4日,“夏新电子”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9年8月5日起更名为“夏新电子”)。目前公司总资产30.3亿元人民币,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6亿元人民币。
2009年,夏新提出“致力打造中国最佳品牌工程,做‘华夏之新锐’企业”的年度主题,通过对品牌形象和品牌管理层次的全面提升,全面进入锻造品牌营销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2009年年7月28日,夏新启动“中国最佳品牌工程”揭牌仪式,发布了新品牌标识—
Amoi夏新,汉字寓意是“华夏之新锐”。Amoi,英文寓意是“A-class mobility”,中文翻译是“A级动感”,意味着脱胎于影碟机的夏新将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昭示了夏新3C融合的产业布局战略和国际化战略。
夏新电子是一家具有雄厚科技创新实力的国际化电子企业,目前主营消费类通讯、数字视音频及IT产品,已形成手机、视频、音频、通讯、光电、IT等六大事业部产品体系,逐渐完成从传统影音企业向3C(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sumer Electronics)融合的综合电子企业的转型。六大事业部体系从开发、采购、生产到销售都已实现在同一网络平台下的专业化操作,通过ERP系统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运作,研制生产出多种具有竞争力和市场潜力的时尚科技精品。
夏新电子城总占地20万平方米,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生产线和自动贴片设备,拥有国内流程最长、工序最完整、加工最深的手机生产线,从而拥有稳定、优质的大规模生产能力。目前夏新已具有手机500万部、激光影碟机400万台、功放200万台、音箱150万套、无绳电话200万部、办公设备10万台的年生产能力。
2009年上半年,夏新在通讯领域推出了“恒久”系列彩屏手机、带摄像头的照相手机和小灵通PHS系列产品,在IT领域推出宽屏笔记本电脑;下半年将陆续推出CDMA手机、具有多媒体功能的SMART PHONE产品,并将推出大屏幕TFT液晶彩电、数字音频新品、数码照相机等多领域新品,全面走向3C融合,并加强国际市场的推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惊喜体验。
2008-6-30到2009-6-31利润表
2009-6-30 2008-12-31 2008-9-30 2008-6-30
主营收入 364873.1244 448669.6049 266739.6975 130079.5086
主营利润 126018.1967 167636.4432 96199.414 39922.9061
投资收益 9 49.9824 0 0
利润总额 46592.4977 68661.6718 40186.723 8542.7525
净利润 36835.0791 60693.8466 37180.1688 8541.1587
未分配利润 44241.7906 9641.9828 -18997.0273
(5)TCL通讯
公司前身TCL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创办于1985年.1992年8月与TCL模具注塑有限公司合并改组为股份制企业,以其部分净资产折股为2498.41万股国家股,定向募集法人股267万股,内部职工股1068万股.于1993年10月至11月向社会公开发行1780万股公众股. 同年12月1日,"粤TCL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99年4月, 本公司国有法人股股 东惠州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惠州经贸投资公司、惠州市金兴贸易发展总公司和 募集法人股股东惠州市外企业发展总公司与本公司另一国有法人股股东TCL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书》.转让后,TCL集团为本公司的相对控股股东.自1999年10月20日起股票简称由"粤TCLA"更改为"TCL通讯",股票代码不变
8月22日,TCL通讯(000542.SZ)和TCL国际(1070.HK)刚刚公布完半年报,"TCL集团科技创新系统工程"又获权威专家首肯.在广东省科技厅组织召开的专家鉴定评审会的间隙,记者就两家上市公司中期业绩和科技创新的有关问题采访了TCL集团总裁李东生TCL通讯半年报显示,2009年上半年股份公司销售收入5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1.2%;实现净利润1.45亿,每股收益0.772元,与去年同比增长28.2%.在去年业绩大幅提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公布的TCL国际半年报也有不错的表现,上半年营业额62.5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净利润2.7亿港元,同比增长5%.
面对这两份业绩不俗的中报,李东生认为这跟企业的科技创新是密不可分的,是整个集团多年来努力的结果.以手机为例,集团上半年共销售手机486万台,较2008年同期上升120%.根据信息产业部六月份的报告,TCL手机在上半年的市场份额是12%,全国排名仅第三.但公司的销售额以及利润都要远远高于同行,TCL手机能够做到比国内的竞争对手更高的售价, 更低的成本;上半年集团共推出15种新款手机, 包括彩屏系列机型和带照相机功能机型,市场反应热烈;现在TCL新手机的开发周期已经能够和诺基亚等国际手机企业保持同步.所有这些都是依靠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李东生坦言,TCL集团不可能象微软,爱立信等国际领先企业那样,开发出全新概念的产品.不但TCL做不到, 国内其它企业也很难做到,目前还没有哪家企业能够完全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国内几乎所有的高科技产品都面临知识产权的问题,这需要一个技术积累的过程.他进一步表示,基于这样一种国情,TCL把科技创新定位在应用技术的开发上,首先在局部的核心技术上形成突破,然后从局部创新到全面创新.在过去几年里,TCL共有15项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PDP(等离子)显示驱动与控制技术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突破了国内PDP电 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至于下半年的发展重点, 李东生表示,下半年还是集中精力搞好多媒体终端和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全球领先的生产基地.具体到手机方面,他认为, 随着国内市场呈现"多元化,复杂化,不稳定"的特点,预期手机价格将进一步降低,手机行业将呈现出汰劣留强的局面.TCL下半年将会全面进军低端和高端市场,预计彩屏手机的销量将会上升,这有助于稳定毛利率和平均售价
2008-6-30到2009-3-31利润表
2009-6-30 2009-3-31 2008-12-31 2008-9-30
主营收入 525775.3416 291190.3025 872258.8789 608958.0131
主营利润 111392.2352 56000.8506 240913.9849 166563.6376
投资收益 64.5615 29.5456 -2031.7435 -1496.2561
利润总额 44973.4325 25541.3624 104260.3368 76655.066
净利润 14518.1539 7180.0451 27638.7766 18242.3267
未分配利润 24497.6286 -14254.9606 9979.4746 6538
(6)南京熊猫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PEG)成立于1936年,被称为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电子骨干企业,中国120家试点企业集团、520家重点企业、电子行业六大集团之一,PEG的注册商标"熊猫PANDA"是中国电子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也是中国电子产品第一个进入国际市场的注册商标,至今已有47年历史。目前,PEG的主要产品有:短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机电仪一体化生产装备、基站、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电视机、洗衣机、影碟机以及计算机、显示器、系统集成、网络、软件、收音机等。
众所周知的是,南京熊猫原本是以生产电视机进入证券市场的,但随着彩电业的不景气, 南京熊猫也步入了艰难境地,由于南京熊猫同时又是H股公司,为了维护南京熊猫的形象,相关各方对公司实施了资产置换,步入到通讯行业中。
但好景不长,通讯行业在2001年之后步入了寒冬,一如当年的彩电置换一样,该公司再次进行了主营业务的调整,尤其是爱立信在我国业务的整合更是给予了南京熊猫良好机会。经过调整之后,目前南京熊猫的主营业务主要有两个,一是手机业务.该公司整合自身手机业务,在生产与研制方面与芬兰Microcell公司携手,坚持走"技术引领时尚"道路,在国内推出新产品,新公司成立当月便突破单款新机型8万台的销售纪录;二是通讯设备业务,近来也是捷报频传,收获颇丰,旗下的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先后签订了数个大单。
2008-6-30到2009-3-31利润表
2009-3-31 2008-12-31 2008-9-30 2008-6-30
主营收入 57249.088 129368.6115 66839.6076 32882.5023
主营利润 6978.0603 17821.5987 8237.9836 3912.2419
投资收益 1530.059 14027.9456 9015.9525 6349.8575
利润总额 2043.1704 11386.5318 5544.2044 2856.0199
净利润 1458.6658 9118.4949 4285.407 2028.5506
未分配利润 -27682.6341 -33974.388 -36231.2443
(7)波导股份
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宁波市,公司创立于1992年10月,注册资金1.6亿元,是国内最具挑战力的专业从事移动通讯设备及终端产品开发、制造和销售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产品有移动电话、掌上电脑、系统设备等。
公司科研实力雄厚,具备国内一流的手机研发水平。在全国设有6家研究机构、拥有以近200名硕士或以上高学历人才为主体的科研队伍,并成立了宁波市首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1年以来,波导通过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学府联合办学等方式积极培养后续高级科研和管理人才。
公司视产品质量为生存、发展之本。1999年,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正积极推进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在公司内部广泛推行“品管圈”体系。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波导荣获“2008年中国手机最佳用户满意品牌奖”等多个奖项。
公司拥有覆盖全国的营销动力网,41家销售分公司、300多个办事处、15000多家经销商,近5万个零售终端。2000-2008年,公司连续三年在国产品牌手机中保持产销量第一,2008年,波导手机产销量在国产品牌中累计率先突破1000万台,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仅次于摩托罗拉、诺基亚,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三。被信息产业部下属CCID评为2008年度成功企业。2009年上半年跻身我国手机产销第一。
公司一直致力于客户服务网络的建设和完善。截止2008年,公司已经建立了30家一级客户服务中心,400余家二级客户服务中心和1600余个县级客户服务维修站。通过大规模实施客户回访和信息中心服务,大力推行“5S”温馨服务,同时建立了三级客户服务工程师的考核制度。
国际化的发展策略是波导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2001年,波导成立国际业务部。2008年9月,波导与法国萨基姆合资组建宁波波导萨基姆电子有限公司。2008年10月,占地1000亩的新工业园建成,公司手机年产能达到1500万台。
管理模式的探索也是波导坚持的要务之一。转产手机伊始,波导率先采用自主营销的通路模式。公司一直提倡“为公司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就是公司的主人”,并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有限员工持股计划”。公司重视信息工程建设,EMIS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为公司构架了信息管理的桥梁,提供了公司的运营效率。
丰富的产品矩阵是波导手机销量快速提升的基础。波导保持市场流通的机型近30款,主要产品系列有:GPRS系列、CDMA系列、PDA系列、彩屏系列、V系列、哈Q族、女人星等。高、中、低档全线覆盖,2009年,波导在手机行业率先推出“信息宝典”服务,用户只要通过信息点播,就立即可以获得体育、新闻、天气、财经、股票、彩票、手机银行等服务,打造具有波导特色的移动信息终端。
波导将始终坚持"聚集天下英才,主攻移动通讯;勇于开拓创新,争创国际名牌"的发展战略,依托自身优势,广泛接纳、吸取外界成功经验,为"服务于人类完美沟通的通讯精英"而努力,打造“中国最具挑战力的移动通信终端制造商”。
2008-9-30到2009-6-31利润表
2009-6-30 2009-3-31 2008-12-31 2008-9-30
主营收入 575253.9179 313670.1603 636761.5959 383914.6674
主营利润 92610.6544 52041.3139 149674.7279 61308.9117
投资收益 476.165 -238.4759 -773.204 -218.1415
利润总额 18997.5841 5105.3492 27182.2789 15665.8794
净利润 10694.308 4904.8803 21592.2223 11129.7915
未分配利润 28987.3721 23197.9444 18293.0641 17207.8879
(8)康佳电子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0年5月21日,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1991年8月改组为中外公众股份制公司,1992年3月27日,康佳A、B股股票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康佳集团现有总资产100多亿元,净资产40亿元,已被列为国家300家重点企业及广东省、深圳市重点扶持发展的大企业集团,是广东省、深圳市首家营业额超百亿的电子企业,连续4年位居中国电子百强企业第4位。康佳集团以彩电、移动电话为主导产品,兼及冰箱、洗衣机、空调、元器件、包装材料等多个领域。
深康佳作为国内老牌家电制造商,经过两年压缩调整,自2008年彻底走出了连续两年的下降通道,进入上升发展时期。目前公司两大主业在行业内都有上佳表现,康佳彩电三月份国内市场彩电零售量同比增长32.32%,重登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而手机也进入国产手机三甲,并在前四个月即完成了去年全年的销售总量,公司全年有望完成手机600万的销售目标,今年经营业绩有望大幅增长。
2008-9-30到2009-6-31利润表
2009-6-30 2009-3-31 2008-12-31 2008-9-30
主营收入 600155.1536 308117.1421 804165.2825 565277.3354
主营利润 78937.612 45414.532 121786.1067 84853.2007
投资收益 -24.2108 0 -5027.069 355.0344
利润总额 3513.805 2455.9414 5443.3581 3810.0231
净利润 3026.4392 2089.2621 3559.043 2981.5227
未分配利润 -58439.9854 -61466.4247 -65478.9127
(9)中科健
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第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十余年来,辉煌的业绩一次次验证了科健人不懈的努力,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和中科院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成为最先介入数字信息技术研制发展的中国企业之一。
中国科健以振兴民族通信工业为己任,立志生产世界一流的中国手机,目前科健已具有强大的高新通信技术研制和开发能力,现年产手机300万部。中科健继1998年成功地推出了第一部国产品牌的科健中文数字GSM手机后,又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部中文双频手机KGH-6380,并已通过国际权威机构FTA的质量认证。目前科健公司已被列入国家手机定点生产厂家,科健手机也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
中国科健一直致力于GSM手机和CDMA手机的研发和生产。一方面通过和国际大公司如ADI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加大自身研发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迄今为止,科健已经掌握了第二、三层(即协议层、交换层)技术,成功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健手机K3900、K6800及K100。
在各大手机厂商都暗自较劲的3G市场上,科健再获突破,研发出机卡分离的CDMA手机C-28,解决了一直以来的CDMA终端产品机卡不分离的技术难题。众所周知,CDMA-SIM机卡分离技术是为第三代移动通讯网(IMT-2000)准备的先进技术,可以更有效地保护运营商及用户的利益。科健参考了3GPP2的有关技术及GSM11.11协议中的SIM-ME接口,在基于高通公司MSM系列芯片上研发出R-UM技术(可移动用户识别模块),即机卡分离技术,真正为基于窄带的CDMA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过度奠定坚实基础,在此之前已经自主研发出符合IS-95标准的CDMA手机——科健C18。
科健作为高科技产业并不仅限于手机行业的生产和经营,还涉足于医疗产品、有线电视用推挽功放模块、家电产品等行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医疗产品的1500高斯永磁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被《科技日报》评为1998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并获中科院进步一等奖。科健还是我国首台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诞生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MRI生产基地。有线电视用推挽功放模块是目前国内唯一能替代国外同类产品的模块。科健依托中国科学院DSP中心的技术力量,成功地研制出符合国际2.0软件标准的功能数字影碟机。
2008-6-30到2009-3-31利润表
2009-6-30 2008-12-31 2008-9-30 2008-6-30
主营收入 127640.5236 312900.3072 228975 142206.8108
主营利润 10509.1079 29888.5731 22356 14614.5989
投资收益 1070.8941 2271.8832 978 616.1019
利润总额 2696.4158 6283.218 0 3369.2642
净利润 2509.0785 6249.0586 3493 3203.9098
未分配利润 -328.1143 0 27.0623
(10)联通国脉
联通国脉依托中国联通,积极进行业务转型,在寻呼市场萎缩之后,大力发展电信增值业务,在呼叫中心建设、专业移动通信领域不断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将在2009年投入一部分资金建立能够实现GPSOne高精度定位的平台,这是联通国脉战略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预计公司将于2009年下半年在此平台上得到第一笔收入。当前国内电信增值业务市场处于萌芽期,市场空间很大,该公司作为较具规模的电信增值企业,将伴随中国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而脱颖而出
2008-9-30到2009-6-31利润表
2009-6-30 2009-3-31 2008-12-31 2008-9-30
主营收入 32506.4864 20271.8142 168091.5336 104430.8276
主营利润 2826.9074 1545.4739 10866.901 8545.4753
投资收益 2651.5088 1765.6022 1244.0038 2523.1502
利润总额 1783.972 1820.2576 4007.2698 4556.5926
净利润 1529.2866 1617.685 2093.4368 3844.1335
未分配利润 3179.4711 1615.3233 4846.5564
(11)普天通信
普天通信是国家外经贸部批准的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B股,股票代码:200768)。公司于1997年5月18日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在原国有独资邮电部南京通信设备厂资产和业务的基础上,经过股份制改造而设立,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占有公司总股份的53.49%,同年,公司股票在深圳证交所上市。
是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之一,国家级火炬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资产达10.97亿元,年销售额7亿元,2009年可望达到15亿元。公司有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及各类专业人员600多人,占员工总数的33%。于96年4月首次通过GB/T19001质量体系认证,又在2008年12月同时通过GB/T 19001: 2000 idt 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和GB/T 14001: 1996 idt 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该公司形成了配线、网络、无线、电气四大产业格局。其中,配线产品已累计生产销售7000多万线,产销量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综合布线被评为国家级产品,为中国宽带网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此外,该公司与日本东芝公司等合资生产的主营业之一CDMA手机,已系列化推向市场,其中T618X型普天CDMA手机功能强大,现已成为市场主流机型。公司产品不仅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并且出口俄罗斯、越南、朝鲜、尼泊尔、孟加拉、巴基斯坦、哥伦比亚等国家和地区。
2008-9-30到2009-6-31利润表
2009-6-30 2009-3-31 2008-12-31 2008-9-30
主营收入 34565.1143 14243.9483 62587.2035 44412.191
主营利润 7793.8388 3550.2989 14776.286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