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浅析消费行为中的最终解释权 1 一、“最终解释权”的概念、性质及产生的原因 1 (一)概念 1 (二)性质 2 (三)原因 3 二、“最终解释权”的不合理性及违法性分析 3 (一)“最终解释权”的不合理性分析 3 (二)“最终解释权”的违法性分析 4 三、“最终解释权”的规制 5 (一)“保留最终解释权” 的做法毫无意义 5 (二)运用合同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制“最终解释权” 5 1.运用合同法规制“最终解释权” 5 2.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制“最终解释权” 6 (三)从司法和立法的角度规制“最终解释权” 6 浅析消费行为中的最终解释权 当前,各类商场、酒店等消费场所,诸如“买一送二”、“开业酬宾、半价优惠”等促销现象,屡见不鲜。其实,这些广告促销用语中有许多都藏有“猫腻”,一旦消费者发生争议,商家总会以自己拥有“最终解释权”作为借口而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商家所谓的“最终解释权”已成为愚弄消费者和规避法律的“暗器”。 新余市某商场在举办有奖销售广告中说:凡一次性购买本商场价值1000元商品者,赠奖券一张,本次活动设一、二、三等奖,中一等奖者获6万元。唐先生有幸得到一等奖,但当他拿着获奖券,高高兴兴去商场领奖时,却领到一张“人身保险单”,其保险单上写到:“投保金额为20元,投保人自投保24小时后一年内,若因意外身亡,可获理赔金6万元人民币。”唐先生认为:商场承诺一等奖获6万元,应该是商场直接兑现6万元现金。而商场解释说只能获6万元人身保险单。双方争持不下,唐先生将商家告到法院,庭审中商家高举广告牌说,我们有言在先,“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在本商场”。在我们面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何为“最终解释权”?商家是否享有“最终解释权”?商家作出的最终解释是否合法有效?在此需要我们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浅析消费行为中的最终解释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涉外夫妻财产关系法律适用的契约.. | 下一篇:网约车交通事故致人损害侵权责任..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浅析 消费行为 最终 解释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