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7586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 处罚 犯罪构成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法律探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家用小汽车逐渐取代自行车、摩托车,成为了老百姓的日常交通工具,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正在大幅度的提高,但在这可喜的成绩背后,随之而来的却是交通事故案件年年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公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是道路交通事故最多的国家,连续数年一直居世界第一。经调查,在我盟,特别是每年的巴丹吉林沙漠旅游文化艺术节与胡杨节期间,因到阿拉善盟旅游人数激增,更加导致交通事故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数量直线上升,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人身、物质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对于如何正确、充分运用法律武器遏制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打击违法犯罪、保护合法权益,使我国公民充分享受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丰硕成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司法实践中交通逃逸的行为略抒浅见。
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罚,各国由于国情、历史延续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但是无一例外,各国法律法规都规定了较为严厉的行政、刑事处罚措施。当交通事故发生后,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不仅是交通参与者的法定义务,也是驾驶人员基本职业道德。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不仅主观恶性较大,而且往往会造成因肇事人的逃逸致使受害者二度受伤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所以应予以严惩。但是,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情形十分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