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98476 网络谣言的立法完善的思考 内 容 摘 要 制造传播网络谣言行为,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社会危害程度大等特点。从客观主义解释立场看,刑法规范中的“公共场所”具备开放性、公共性、人员聚集性等特点,网络空间同样具备这些特点,是信息时代人们共享、共用的场所,本质上属于刑法上的“公共场所”,扰乱网络空间秩序当然属于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因此,在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在网络上编造、散布对国家机关产生不良影响的虚假信息,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其行为符合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本文通过秦火火这一案例以论述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则,“秦火火”网络犯罪案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涉及的诽谤罪、寻衅滋事罪都存在着相当的争议。就诽谤罪而言,“秦火火”的网络造谣行为的主观心理是出于故意,其有着捏造事实的行为,且属于网络诽谤司法解释所规定的犯罪行为。从寻衅滋事罪而论,本案中的网络耳境应被定义为公共场所,且“秦火火”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关于网络诽谤犯罪的立法应当完善,将网络诽谤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归入公诉罪较为妥当。对“虚假信息”应做明确界定。 【关键词】: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秦火火 目录 引言1 1.相关的概念概述2 1.1谣言2 1.2网络谣言2 1.3网络谣言的危害2 2.案例分析3 2.1案例简介3 2.2案件争议焦点4 2.3案例评述5 2.3.1关于编造、散布非首发的虚假信息的问题5 2.3.2关于被告人秦志晖主观是否存在故意的问题5 2.3.3关于诽谤罪是否适用公诉程序的问题6 2.3.4关于编造、散布的虚假信息是否足以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问题6 2.3.5关于诽谤罪与寻衅滋事罪是否可以实行数罪并罚的问题7 3.关于网络谣言的立法完善的思考7 3.1 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加强专门立法工作7 3.2完善造谣、传谣行为的刑事责任制度,提高法定量刑8 3.3完善诉讼制度,允许谣言受害人根据造谣者、传谣者的注册账号先行起诉8 3.4开展网民素质教育,提升自律意识9 4.结语10 文献
网络谣言的立法完善的思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全面二孩政策下失独家庭养老法律.. | 下一篇: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网络 谣言 立法 完善 思考 | 2023-08-29 22:04:4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