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179363 浅谈我国隐私权的保护 目 录 隐私权的概念、内容与特征……………………………………………4 (一)隐私权的概念…………………………………………………………4 (二)隐私权的内容…………………………………………………………4 1、 个人生活安宁权………………………………………………………………4 2、个人生活信息保密权…………………………………………………………4 3、个人通讯秘密权………………………………………………………………5 4、个人隐私使用权………………………………………………………………5 (三)隐私权的特征…………………………………………………………5 1、隐私权具有以下特征………………………………………………………5 2、隐私权具有以下四项权利…………………………………………………………5 二、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现状…………………………………………………6 (一)隐私权保护的方式……………………………………………………6 1、直接保护……………………………………………………………………6 2、间接保护……………………………………………………………………6 3、概括保护……………………………………………………………………6 (二)隐私权保护的不足与现状……………………………………………6 1、侵入侵扰……………………………………………………………………7 2、监听监视……………………………………………………………………7 3、窥视…………………………………………………………………………7 4、刺探…………………………………………………………………………7 5、搜查…………………………………………………………………………7 三、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完善与思考……………………………………………8 (一)应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8 (二)规范隐私权保护的内容与范围…………………………………………9 (三)规范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10 内 容 摘 要 隐私权是人格权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理论界一般划归为私权。世界各国对于隐私权的保护、研究历来非常重视,许多国家把隐私权列入民法典,直接予以保护,还有一部分国家予以概括保护,只有在出现隐私权被侵害时,才根据判例和法规直接保护。我国民事法律发展较为缓慢,对隐私权的研究相对滞后。由于民事法律中并没有条款对隐私权直接加以阐述,导致现实生活中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非常普遍,且在审判实践中难以操作,侵害隐私权的案件呈上升趋势。为适应世界民事立法发展的主流趋势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法学界逐年加重对民事立法中隐私权问题的专门性研究。 隐私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采取公力救济或私力救济的办法来保护权利。概括的说,即权利人采用民事救济的方法,防止或减少权利受到侵害,或使受到侵害的民事权利得到恢复。由于我国长期重视公力救济,即公权干预,导致私力救济的发展受限,没有形成体系化,当事人大都通过公力救济方式来保护,即国家公权来保护自己的权利。目前我国在人格权保护上,制定的法律日趋完善,但尚未形成价值取向明确的体系。特别是对隐私权的保护,只是参照人格权中对名誉权的保护模式进行。笔者根据我国隐私权保护制度的现状,参照国外隐私权的立法成果,就隐私权保护的范围、措施、方法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隐私权 隐私 法律保护
|
| |
上一篇: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下一篇:新农村农民法律意识影响因素与提..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我国 隐私权 保护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