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发展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进器,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发展本国经济提供了重要外部条件,此背景下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变化特征和相互关系也自然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本文首先分析了自由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演变路径和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和全面地研析了自改革 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规律,接着采用国际很受欢迎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进出口变动的决定因素展开计量分析,井采取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以揭示近二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具体有如下主要结论:(1)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发展,国际贸易在多阶段发展中显现出快速增长之势,其年均增速显著高于世界GDP增速,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重要动力源。欧美在国际贸易中比重趋于下降,亚洲对国际贸易影响明显提高,但国际贸易仍然高度集中于髙收入经济体。工业制品绝对优势地位在强化,中间产品成为国际贸易主体,国际贸易商品技术结构不断优化。
国际直接投资在波动中显示出快速增长态势,平均增速高于国际贸易,有力地促进世界固定资本的形成。发达经济体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者,但发展中经济体的影响在不断加大。国际直接投资的首选领域经历了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再转向制造业的交替过程。跨国并购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进入方式,主要发生在服务业。(2)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顺应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发展趋势,通过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对外贸易经历缓慢、快速、较快和高速四个增长阶段,总体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在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中,工业制品、中间产品和中、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已主导中国进出口贸易,且引领力日趋增强。
虽然中国对外贸易在多元化发展,但仍有出口高度集中于欧美市场,进口集中于日本、韩国和香港。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则经历了探索、初步发展、高速发展、调整发展和稳步发展五个阶段,总体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同时,亚洲国家在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其他地区稍有变化。在目的地方面,沿海地区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地区,华东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逐步增加,华南地区所占比重则逐步下降。(3)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对从出口和进口都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的正向作用力强于对进口的作用力。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之所以能带动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具有市场导向型和成本导向型特征。国际贸易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能够促进贸易伙伴国对中国直接投资。
其中,出口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比进口更大,说明海外投资者在中国大陆投资再出口可以充分享受廉价的生产要素,该动机比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更强。(4)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相互关系分析表明,在短期内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和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这种双向关系表明是互补的,进口贸易额和外商直接投资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从而清晰地表明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并且得出进出口贸易额和外商直接投资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出口贸易额和外商直接投资的这种互补关系是由于中国的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禀赋造成的,其它国家或地区在中国直接投资设厂,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这种投资一方面带动设备和其它资本品的进口,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生产的中间品和最终品大部分都作为出口回流到其它国家或地区,而这种回流效应非常显著。
国际贸易 外商直接投资 国际贸易硕士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