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术语适用的监督机制建设核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与国际贸易惯例接轨问题,首先,要立足中国国情和改革开放的实际,正确处理鼓励、吸引外资的的优惠政策,考虑符合国际惯例规范要求的公平自由竞争、市场秩序的建立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必要性。①其次,应当重视研究有关国家相关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吸收其中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科学内容与合理性。 关于收汇无第三方监管的问题,本文采用比较支付宝的支付原理的方式进行论述。
电子商务网上平台是作为交易双方的中间媒介,其原理是买方支付货款之后,银行同步可以执行划账,支付宝公司在买方收到付款信息的同时通知卖方准备发货,发货之后卖方及时确认,买方收货后对货物本身无异议会确认收货,此时支付宝系统平台自动将货款付予卖方,交易结束②,运用此种交易方式能从根本上有效避免一方当事人任意违约,支付宝平台作为第三方监督交易过程,对促进交易达成与预防交易纠纷产生都有较为突出的益处,本文认为,国际商会对收汇监管实施第三方监管平台是对贸易收汇的重要保障措施,伴随电子商务的崛起,第三方监管国内外贸易收汇问题应是贸易术语规则发展的新方向。 美国组建贸易特遣队无权监督中国,遵循国际贸易惯例是国际义务。
首先,在贸易术语实践方面,美国无权以各种名义监督中国,这不仅有干涉国家主权的嫌疑,而且其意图很有可能是在国际贸易领域对中国造成不遵守国际贸易条款的假象,使得我国的主要出口企业贸易往来受限,近几年来,不少国家或地区已出现运用贸易政策或贸易救济措施诸如反倾销手段来限制我国出口贸易的现象。 对国际贸易术语规则的研究是使得贸易双方能够对国际贸易术语的背景、适用条件以及内容有充分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权衡贸易得失以及风险防范,在贸易双方进行合同谈判的博弈时,合理选择贸易术语是促使贸易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环节,对贸易术语作细致总结与分析工作也是预防风险发生以及发生风险后责任界定方面的关键手段之一。
国际贸易实践中双方当事人并不能确保贸易的万无一失,但是在合理期待可能性的范围内,贸易双方务必将贸易风险缩至最小。针对涉及贸易术语产生的贸易纠纷,本文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贸易术语规则的研究,从规则系统化的角度浅析贸易术语的发展趋势,以使我国外贸企业能够对贸易术语的合理使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贸易成功的技巧,并能够提前预估不同的贸易术语所带来的各种风险,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作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趋利避害,以占据国际贸易的主导权。由于学识浅薄,本文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研究是浅层次的,只希望能对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有所帮助。
国际贸易术语规则 国际贸易硕士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