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经营的影响及对策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 增值税是指对纳税人销售货物、进口货物以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流转税。 增值税主要的特点就是:避免重复纳税。即一种商品从生产到出售整个过程中,每进行一次交易,都需要交增值税。根据增值税可抵扣的特点,真正需要缴纳增值税的部分正是它价值增加的那一部分,即在计算增值税时是以商品出售价为依据来计算增值税—销项税。根据增值税的特点,可以抵扣前期买回这件商品所缴纳过的增值税—进项税,也是上个商家的销项税。这样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家并不用支付税费,可以降低成本,获得可观利润。最终所缴纳的增值税是由消费者来承担,合理避免重复纳税。 (二)营改增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营业税和增值税共存,阻碍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并制约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服务型企业从项目开始的时候,从上游方获取材料,劳务等,从而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但企业本身是属于缴纳营业税主体,不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下游公司,即企业收取的专用发票不能进行抵扣。这样导致增值税抵扣链的断开。所以实行“营改增”是完善三次产业之间的抵扣链,减轻企业的税负。 我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求也不断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电商行业在不断的成长,物流企业也迅速成长起来,传统的物流行业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物流企业需要转变经营模式,实现多元化的配送业务。世界各大电商集团也都在打造自己专属的物流。物流是连接二三产业的重要渠道,物流企业内部结构需要不断优化,提高专业化,生产化,协助化等。 二、物流企业在营改增环境下的主要变化 (一)物流企业纳税人的变化 “营改增”前,企业都是根据主营收入来计算营业税,企业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的差异。“营改增”后,根据增值税的纳税方式,把企业划分为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使企业之间出现了纳税人身份的变化。由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纳税制度上的计税依据不同和权限不同,如小规模纳税人一般是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一般纳税人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可以进行抵扣。对于物流行业的客户来说,在物流界中能抵扣的专票很少,为了自身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合作时更加愿意选择一般纳税人。 (二)物流企业相关损益的变化 物流行业在“营改增”后,企业的收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都发生了改变,而这些都影响着利润的变化。根据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入账方式,营业税最后入账是记入到营业税金及附加这个科目中,所以营业税的变动会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变动。而增值税本身就是价外税,不记入营业收入中,最终是由消费者进行承担,只是间接的影响企业利润。 (三)物流企业选择合作企业的变化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经营的影响及对策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探究 | 下一篇:内蒙古医院2018年10月财务分析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物流 企业 经营 影响 对策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