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现金流量分析基本理论研究
二、现金流量与经营情况相关性的实例研究
三、企业强化现金流量管理的方法
内 容 摘 要
企业的内在价值就是未来预计实现的自由现金流总贴现价值;同时,企业的存续与发展,关键在于其持续地获得经营所需的净现金流量。因此,现金流量对于投资者、经营者和内部员工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观察、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可以很好地判断企业经营的状况、后续发展前景和投资的风险。同时,针对性地完善现金流量管理方法,也能促使企业提高经营水平,提升企业价值,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最终实现员工、企业和投资者的共赢。 本文将从现金流量分析基本理论着手,研究分析现金流量与企业经营之间的相关性,揭示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现金流量的具体分析方法进行探讨;其次,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其现金流量的变动状况。最后,对如何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提出了一些看法,并供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 现金流量分析基本理论研究
现金流量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1.现金流量的概念
现金流量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总量的统称。它由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两大部分组成。现金流入量包括:企业提供劳务、出售商品或设备等资产、或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发行股票与债券等企业取得的现金。现金流出量包括:企业购买商品与劳务、购置固定资产、进行各种投资、清偿债务、发放股利等而支付的现金。一定时期内,企业取得的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差额称为“现金净流量”。
2.现金流量的主要内容
现金流量按企业经济活动性质不同可分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三类。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等经济活动引发的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处置活动所引发的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指企业进行资金筹集活动引发的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
现金流量分析的意义
1.现金流量是企业存续的关键
现金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任何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都始于现金而终于现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金流量管理日益受到重视,企业经营者、投资者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关注企业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企业现金流。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比获得利润的能力更加重要。因此,现金流量是企业存续与发展的基础与关键。
2.现金流量是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价值的体现
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净收益质量、取得和运用现金的能力、支付债务本息和股利的能力,从而对企业现有资产的流动性、财务杠杆等资产运行情况和质量、企业管理水平等做出全面和正确的判断;同时,通过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可以判断企业的存续和发展能力,并为公司定价提供可靠依据,防范经营和投资风险。
3.现金流量可以揭示企业实际运营状况,做到“去伪存真”
由于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三类,我们可以通过对来自经营性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加以重点分析,由于它是由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体现了企业实际运营情况,从而为企业经营者、投资者等防范“虚盈实亏”等陷阱,提供资料。
现金流量的特点与研判误区
1.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现金流量特点
由于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环境和管理水平等各不相同,其现金流量也呈现不同特点。
如国内房地产行业,因其盈利模式为:拍买土地-房地产开发、建设-房地产销售、出租或项目股权转让-拍买土地。前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的行业背景下,拍得更多土地成为其发展和盈利的着眼点,造成全行业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近年来负多正少。因此,仅凭常规理论分析判断,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样,金融、保险企业因掌控着大量现金,其现金流一般都十分充裕;企业规模越大,现金流越多。我们同样不能因其现金流量规模大或比例分析指标值高,而忽视风险。
因此,研究分析特定企业的现金流量,我们不能简单或片面地按现金流量规模、结构水平,或因分析计算的指标数值偏离“标准值”,而绝对否定企业运营水平和质量,误判企业内在价值,丧失或影响投资和发展的良机。只有充分明晰企业行业特点,并按行业水平设定相应标准,实施的比较分析才更具公允性和实际意义。
2.同一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其现金流量也有不同特点
一般来说,在企业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其现金流量的状况有以下共性:
企业在初创期,由于受资金、市场影响力等制约,投入的资金往往不能满足其创业需求,这阶段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一般为负。
企业在成长期,一般已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一席之地,但规模和实力仍很弱小;为实现规模经济,经营投入远大于经营所得。此时,其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仍为负数或较低,但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已呈现高速增长势头。
企业在成熟期,已具备一定的规模经济,其经营活动能持续提供更新改造和一定规模的投资现金需求,尽管融资渠道通畅,但实际外部融资需求降低。此时,经营活动现金流最高、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降低。
企业一旦进入衰退期,市场急剧萎缩,企业盈利降低,为维持运营,企业会出售资产、实施裁员等,此时企业的筹资需求巨大,筹资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因融资度日和资产处置而大增,但经营活动现金却大幅下降,甚至负值。
因此分析企业现金流量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考虑企业市场竞争、经营策略等多种因素,并认真分析现金流量结构,才能准确地对企业经营状况做出判断。
现金流量分析的具体方法
现金流量分析的具体方法一般包括: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动分析、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和现金流量的比率分析等。
1.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动分析,主要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主要是指以连续数期的现金流量表为基础,将相同类别和相同项目的金额换算成相对数进行对比,观察其发展变化趋势;从而为研究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分析提供依据。
2.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可以划分为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分析。它是以这三类结构中某一类或一类中某个项目占其总体的比重进行的分析,故也称比重分析法。
3.现金流量的比率分析:
企业现金流量比率分析,主要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获取现金能力和财务弹性水平方面评估,主要指标有: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 销售现金比率、每股营业现金流量、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等。
由于企业经营不断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市场竞争环境和自身发展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金流量水平存在着客观波动性。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企业多期现金流量分析,来连续跟踪企业现金流量,防止误判。
第二部分 现金流量与经营情况相关性的实例研究
为进一步研究、分析现金流量与企业经营情况的相关性,下面以国内上市公司三一重工(股票代码600031,以下简称“公司”) 为例,对其近五年的现金流量和同期经营情况进行重点分析: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三一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依法变更而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发行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2.4亿元。2005年6月17日,公司正式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并成为国内A股“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2006年10月9日,公司顺利完成股改,流通总股本已达48000万股。
根据公司网站介绍:“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桩工机械、筑路机械等。目前,三一混凝土机械、挖掘机、履带起重机、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同时,公司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致力于将产品升级换代至世界一流水准。”目前,公司“在全国建有12家6S中心,在全球拥有169家销售分公司、2000多个服务中心、7500名服务工程师。近年,三一重工相继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投资建设工程机械研发制造中心。自营的机制、完善的网络、独特的理念,将星级服务和超值服务贯穿于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
因此,从上述资料可以我们感知到:该公司自上市后,立足工程机械主业,通过科技创新,以新型产品设计和改进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使得公司在战略布局、管理机制、技术创新、售后服务等核心竞争力方面远远领先同行等讯息。那么,我们从公司公告的财务数据资料,特别是相关现金流量资料中能否应证上述事实呢?
为此,我们通过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sse.com.cn)调取了公司近五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资料,并对照公司公告作如下分析:
公司最近五年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主要财务数据:
附表一: 金额单位:万元
报表名称及项目
所属时期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累计
损益表
营业总收入
5,077,630
3,395,490
1,649,590
1,374,530
914,495
12,411,735
营业总成本
4,100,168
2,715,070
1,384,450
1,196,570
757,993
10,154,251
利润总额
1,079,226
693,825
262,890
154,054
208,309
2,398,304
净利润
864,890
616,403
236,996
147,441
190,579
2,056,309
资产负债表
流动资产合计
3,378,378
2,043,680
1,073,250
1,007,590
838,170
-
其中:应收票据
105,092
111,317
18,387
18,957
33,188
-
应收账款
1,130,487
572,791
385,152
310,186
206,650
-
预付账款
197,712
133,536
51,181
66,942
49,126
-
非流动资产合计
1,752,294
1,090,400
510,448
389,149
279,743
-
资产总计
5,130,671
3,134,080
1,583,700
1,396,730
1,117,910
-
流动负债合计
2,313,179
1,753,100
551,873
457,417
406,599
-
非流动负债合计
742,131
189,126
203,360
320,830
206,591
-
负债合计
3,055,310
1,942,220
755,232
778,247
613,19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1,966,271
1,135,030
752,711
583,806
473,153
-
少数股东权益
109,090
56,821
75,757
34,682
31,569
-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2,075,361
1,191,850
828,468
618,487
504,722
-
其中:总股本
759,371
506,247
148,800
148,800
99,200
-
现金流量表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5,383,228
3,814,940
1,724,740
1,475,890
837,527
13,236,325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5,155,326
3,140,030
1,477,630
1,411,840
774,469
11,959,29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27,902
674,912
247,113
64,050
63,059
1,277,036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33,326
106,486
15,772
42,492
138,298
336,374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827,345
783,899
126,166
139,265
264,427
2,141,10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94,019
-677,414
-110,395
-96,773
-126,128
-1,804,729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2,479,680
699,445
219,006
359,717
577,145
4,334,993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1,579,511
617,563
339,842
290,808
371,547
3,199,271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00,168
81,882
-120,836
68,908
205,599
1,135,721
一、三一重工(2007-2011)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动分析:
附表二: 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及指标(环比增长率)
所属时期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营业收入
49.54
96.11
15.70
57.86
-
利润总额
55.54
163.92
70.65
-26.05
-
净利润
40.31
160.09
60.74
-22.64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
-66.23
173.12
285.81
1.57
-
资产总额
63.71
97.90
13.39
24.94
-
应收账款
97.36
48.72
24.17
50.10
-
总股本
50
240.22
0.00
50.00
-
由附表一、附表二可知:
1.公司从2007至2011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始终为正数且呈高速增长态势,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则均是负数,且投资强度逐年增加,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除2009年外,其余年度均为正数,这表明公司正处在“成长期”,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不足以支撑全部的投资活动现金需求,需获得大量外部融资。因此,从理论上讲,公司有着较强的发展后劲,但现阶段应防范“扩张过度”的投资陷阱和融资风险。
2.通过分析计算,最近五年(除2008年外)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与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等主要业绩指标的平均增速超过40%/年。其中,2010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规模,更是其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当年(2006年)规模的12倍。表明公司事实上给予投资者很高的股价估值和投资收益心理预期,后续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3.公司资产规模、资本实力分别较2007年扩张4.5倍、4.1倍,其增幅十分明显。但经计算2007-2011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 1.65、0.83、1.32、1.11、1.01元/股,表明公司实际收益水平,并未因投资规模迅速扩张而降低;同时,0.83-1.65元/股的净收益,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属前列。同时,公司的高收益水平为其后续筹融资等资本运作预留了空间。
4.公司2008年度业绩存在短暂的下滑,营业利润出现负增长,而应收账款上升明显,但2009年即得到恢复和好转。表明公司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一定的影响,但公司管理者和决策层及时调整且应对得当,保持了企业快速与健康成长。
5.2007-2011年,公司投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巨大,且应收账款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其资金风险仍为隐患。
二、三一重工(2007-2011)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1.现金流入量结构分析
① 2007-2011年公司现金流入量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比重较高且呈增长趋势,表明公司经营状况良好,资本的流动性和资产运营效率在提高。
②2011年筹资活动现金入量比重较其他年份高,主要是银行贷款较上年增加1040529万元。
③2007年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同样比重出现异常,通过查阅公司公告发现:2007-07-26,向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无锡亿利大机械有限公司等十位投资者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新股32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每股发行价33元。上述股权转让与增发,造成了相关年份的投资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变动。
2.现金流出量结构分析
①2011年公司现金流出量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较高但波动不大,基本保持在60%-80%左右,说明公司的投资风险仍控制在较为合适的范围,并没有因企业的快速扩张而影响其正常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
②2007-2011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特别是2011年,较达到了上年的3.54倍,经查证:2011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量主要是偿还债务和支付利息,无重大和异常情况发生;但其高比重反映了公司融资规模很大且成本、风险高昂;另外,由于工程机械行业销售结算行规,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资金和营运风险。另2011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量除上述原因外,本期以每10股派0.6元,实施分配了现金股利,约计支出30375万元。
③2007-2011年,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量累计为214.11亿元,占总流出量1729.97亿元的12.38%,显示企业投资活动较为频繁,规模相对较高。其中: 2010和2011年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量比重更加明显。
因此,公司近五年来投资活动效果明显,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实力,创造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三一重工(2007-2011)现金流量的比率分析
三一重工现金流量比率分析表
附表三
序号
指标名称
经验
参考值
所属时期指标值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1
流动性分析
1.1
现金到期债务比
1.5
1.32
2.04
2.53
1.46
1.28
1.2
现金流动负债比
0.5
0.98
0.38
0.45
0.14
0.16
1.3
现金债务总额比
0.25
0.07
0.35
0.33
0.08
0.10
2
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2.1
销售现金比率
0.2
0.04
0.17
0.13
0.04
0.06
2.2
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
0.31
1.33
1.66
0.43
0.64
2.3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0.06
0.04
0.22
0.16
0.05
0.06
3
财务弹性分析
3.1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2
7.5
9.79
6.19
1.48
2.28
3.2
营运指数
0.9
0.27
1.02
0.91
0.37
0.38
由上述计算所得的相对指标看到:
1.流动性分析
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和现金债务总额比在分析期内均有低于“经验参考值”现象发生;尤其是现金流动负债比在分析期内,均低于标准水平。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尚不能始终满足到期债务的全部清偿,需要不断地增加外部融资。
2.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销售现金比率始终低于“经验参考值”;表明公司销售现金回笼比率较小,赊销比率和票据等非现金类结算比重过高,存在一定的坏账风险,并具有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资金利用效率的空间。
每股营业现金流量在分析期内始终是正数,显示公司不需借款分红。但指标值波动较大,说明公司股本扩充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未得到同步增加,资产效率波动性大,同时也反映了企业一定的发展后劲和空间。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在2010年较“经验参考值”高得多,表明公司经过不断地改善与资本运作,资产经营效率后期提升较快。
3.财务弹性分析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在分析期内除2008年外,始终数倍于“经验参考值”,说明公司支付现金股利能力极强。
营运指数在分析期的前三年和2011年低于“经验参考值”,而08、09年均高于“经验参考值”,说明公司在前期的资产收益并不够理想,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规模相对于资产的应得现金收益较少。
综上比例分析结果,公司在2007-2011年间现金流动性、资产利用效率均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尽管2009、2010年有所改善,但公司融资需求仍十分迫切。而且,随着2011年相关投资项目全面启动,资金需求矛盾将更为突出。但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较好的净资产收益水平、每股盈余和财务弹性,可以使公司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多的融资管路。但需进一步加强应收款、融资结构等的管理,以使公司获得更强的发展后劲。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其目的仅为了盈利。然而企业如能做到在股东分享收益的同时,员工能与企业共同成长,企业能更多地回馈社会;那么,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而其实现的前提,则是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和发展,并积累和掌控足够的自由现金流。因此,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是所有进取企业应该而且必须关注的。下面就企业如何强化现金管理进行探讨:
第三部分 企业强化现金流量管理的方法
我们通过前二部分的分析,了解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主要产生于经营、投资和筹资三方面的活动;且各方面活动的现金流量又分为流入和流出,并形成存量或亏空。因此,对强化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提出几点思考。
一、制度建设,是强化现金流量管理首要和最重要的方法
1.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完整、规范的内控制度体系
无论是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还是现金流入或流出,在企业内部均应做到有序控制。同时,公司在建立与完善内控制度方面必须贯彻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如:物资的采购、定价、保管等职务应当分离等,以防止“徇私舞弊”等行为的发生,损害公司利益。
2.建立现金预算管理体系,实现现金流量的事前控制
现金预算是实现现金流量的事前控制。在实践中,现金预算尽管由财务部门负责最后编报,但若仅由财务部门根据历史数据进行预测计算,其结果往往差异很大;若预测期较长,情况更是糟糕,这也是很多公司无法持久推行现金预算管理的根本原因。所以,现金预算应采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编制方法实施。
3.建立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的现金流量监察、考核制度
无论是公司内部实际现金流量的流入与流出决策审批、流程控制等制度的执行情况,还是现金预算的执行效果等,都需要独立部门进行评估和反馈。因此,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日常现金流量的控制进行专项监察十分必要。同时,定期和不定期的外部审计,有助于对公司内部现金流量控制水平做出相对公允、客观的评价,并获得改进现金流控制的外部意见。
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控制方法
1. 建立和完善营销政策,控制赊销账期和规模
企业现金流入量,尤其是经营性现金流入量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以销售货物、劳务与商品取得。因此,加快应收账款的回笼,提高整体资金周转速率,有利于企业提高现金流量的流动性和获利水平;同时,也能保证现金流量的安全与正常运行。
2.实现均衡生产与采购,控制库存
存货对于企业而言是客观存在的,企业通过内部产销衔接,平衡市场需求、库存、生产和采购量及进度计划,实现生产经营的节奏化、均衡化非常重要。这将有利于降低资金存量,加速现金流量运行,提高利用效率。
3. 压缩非生产性费用开支,降低运营成本
控制和压缩对生产经营活动不必要的费用与成本,可以减少经营性现金流出,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收益。具体可结合财务预算、现金预算、内控制度等的执行来实现。
三、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控制方法
1.加强终结现金流的管理,及时、正确地判断和处置剩余资产
剩余资产包括对企业经营不重要且不必要的或是已失去价值的资产,它可以是具体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或无形资产(如土地使用权),也可以是对其他公司的股权投资或公司下属机构股权或资产。
2.建立明确的投资政策,强化项目可行性分析
企业应建立明确的符合企业战略发展定位的投资政策,以增强和明晰投资的目的性,防止投资决策方向错误和降低投资损失风险。同时,企业在项目投资实施前,应开展市场调研;并在对项目投资从安全性、流动性、收益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评估与分析的基础上编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只有这样,投资风险才会得到充分揭示,并为今后项目具体实施时有针对性地控制风险提供方向和手段。
四、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控制方法
1.明确筹资目标,控制筹资规模和财务杠杆水平
企业的筹资必须要有明确的财务目的,且筹资的规模必须控制在合理和必要的水平。防止企业一方面拥有大量的存款,另一方面却仍然大量融资;或融资后无投资方向等盲目筹资现象产生,在提高企业负债水平的同时,降低资产利用效率。另外,也要防止融资资金投向与原始需求的不一致,逃避监管。在损害银行、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的同时,丧失诚信并最终损害企业自身长远利益。
2.拓展融资渠道,实现负债的合理配置
企业除向银行取得贷款进行融资外,也可采用发行短期融资券、信托融资、中长期票据、发行公司债券和从资本市场增发、配售等形式筹集资金。同时,企业应根据现有债务到期情况、投资计划、预计债权收回情况、市场利率变动趋势等因素,实施不同的融资方式和期限,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融资成本,实现负债的合理配置。
存量现金的管理
1. 存量现金的安全性控制
企业可通过加强内控,并按财务制度等规定,在财务部门实施不相容职务分享(如:分印保管、出纳与记账分开、出纳与银行调节表编制人员分离等),防止存量现金的挪用和舞弊行为。同时,定期盘点和内部审计检查,也是实现存量现金的安全性控制的重要方法。
2. 存量现金的规模控制
存量现金是企业资本循环中的起点和终点,但当其大量积聚且不作运用的话,也就失去了资本特性,理论上存量现金只要够用即可。因此,当存量现金规模超出企业实际需求时,我们可以根据预计存量期和规模,选择短期、中期或长期投资以提高现金的流动性,降低折现损失。
综上所述,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强化现金流量管理必须从企业内部管理全方位展开。只注重经营,不注重投资发展;只考虑投资,不考虑项目风险和融资安全与方式;只追求现金流入量,不考虑存量现金的运用等观念都是错误的。企业必须围绕公司愿景,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投资政策和竞争策略,通过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科学设计和严格执行工作流程,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并努力使“现金优先原则”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认识,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提高现金流量控制能力与运行水平。
参 考 文 献
1、惠继存《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及分析运用》,《知识经济》2011年第9期
2、李秉成、田笑丰、曹芳《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研究》,《会计研究》2003年第10期
3、黄俊海《现金流量表分析探索》,时代经贸2011年第20期
4、苏芝《现金流量表的信息观察》,《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