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7084
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
[摘 要] 会计计量中的公允价值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最大的亮点,是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日趋相同的标志。公允价值的出现实质上是修正了历史成本,它是一种新的会计计量属性,是实务界和理论界公认的一种计量属性,本文从公允价值的产生与发展开始,介绍公允价值的定义。通过对公允价值的研究来揭露因公允价值自身的特性给新会计准则的实际运用所带来的问题。并阐述了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的特点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运用中的利弊。对公允价值进行研究,是会计发展的必然,对推动会计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可靠性
公允价值会计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经受了一次重大的考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这场金融风暴,让大批金融机构和银行蒙受重大的损失,著名的国际投资银行高尔斯登、雷曼兄弟等相继倒闭,各大企业投资的金融衍生品也损失惨重。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金融界把金融危机的问题都怪罪在公允价值的身上,认为是公允价值加剧了金融危机的恶化,是对金融危机“落井下石”的罪魁祸首,美国、欧盟、日本等都提出了关于暂停公允价值使用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但随着 “未来经济利益”这一资产特质被资产定义的确定,随着资产计价目的从反映受托责任到针对决策有用的变化,随着收益确定向资产负债观的倾斜和全面收益概念的深化,公允价值大有取代历史成本并成为主流计量属性趋势。
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