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996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改革路径研究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经是大势所趋,现行的会计准则、制度从内容上看已经与国际会计管理非常接近,但仍然存在一些差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环境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断修改和完善我国现行会计标准,实现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管理之间的协调,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拟探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改革的路径,并结合目前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共商榷。
【关键词】会计变革背景 改革成果 主要变化 面临问题 解决措施
一、企业会计准则变革的背景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是提高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可比性,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准则,其实质是对各种日常会计活动作出了具体规定。1992年,我国财务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13项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财务制度,结束了计划经济的会计模式,确立了与市场经济适应,并与国际惯例初步协调的新会计模式。1993年,在进行“两则”、“两制”改革的同时,财务部与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1998年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适应了我国企业改组上市以及境内外发行A股、B股、H股对外筹资的要求,明确规范股份制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2001-2005年加入WTO之后,中国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外资国内并购对中国会计准则的改革产生了动力,2001年4月国际报告准则委员会完成了改组,在会球实施声势浩大的趋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