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的行为影响研究点击下载
从摇篮到坟墓,我们的生活通过无数的方式始终被政府部门的活动影响着。事实上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中的某个时候接受政府的金钱帮助。但是,中国的地方政府却远多于此,尤其是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 一般而言,公司治理的主体应该有两个,一个是宏观治理主体,即政府,一个是微观治理主体,即公司自身。公司治理中的政府角色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作为股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另一方面,政府作用及其行为方式构成了公司治理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哪种角色,公司治理的绩效都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工而迥异,这一点,在以中国为代表的转型国家中更为突出。因此,了解地方政府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错位及其重构就显得有意义。 一、地方政府在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的角色错位 我国股份公司大多是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历史原因造成了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股权结构,而由于国企改革的不彻底,政企关系没有完全理顺,由于国有股的“一股独大”,很多地方政府将自己控制的上市公司看作自己的附属机构,处于自身一系列利益如政绩等因素的考虑来影响上市公司的治理,在对上市公司的治理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角色错位。为实现地方利益最大化,一方面,地方政府有充足的动力来发展本地区的经济,于是积极改善政策法规,
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的行为影响研究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