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改革路径研究点击下载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地改革中。
2006年2月15日,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诞生意义重大。本文从我国会计准则的内容、发展阶段、主要成效及启示四个方面深入揭示了其发展历程,分析构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改革路径。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是生成高质量会计信息、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保护投资者和公众利益的重要技术标准。而如何更好的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改革与国际接轨,随着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会计准则的改革与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 改革路径
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基本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发布于1992年1月30 日,于 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企业施行。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各主要项目的核算原则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共有10章66条。
第二层次是具体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有关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按规范对象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有关共同业务的具体准则,如收入、存货、投资等;二类是有关特别行业基本业务的具体准则,如银行业等;三类是有关披露的具体准则,如现金流量表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改革路径研究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