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点击下载
会计信息是具有经济后果的,自从会计信息作为由企业内部向外部传递经济讯号的媒介以来,盈余管理就与之形影相随。而在证券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由于现实的、潜在的投资者与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数目急剧膨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越来越多,当证券市场传达的会计信息是经过了一定的盈余管理时,会计信息使用者以这种会计信息作为决策依据,就会导致严重的不良经济后果,我国上市公司一系列盈余管理事件已经为我们做了诠释。可以预见,随着证券市场对市场经济建设的作用日益增大、与社会公众经济生活的利益联系日益密切,人们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关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盈余管理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学术研究领域。盈余管理是现实中存在的一种具有重大经济后果,并严重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会计问题,但它又不完全是一个会计问题,它是由众多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管理问题等导致的。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包括国内和国外都有着不同的定义。
国内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
(1)第一种观点—“制度观”。该观点认为企业管理层利用了权责发生制和会计准则的缺陷,通过选择会计方法、变更会计估计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变化来实施盈余管理。如孙铮、王跃堂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陈建岐、姚婕、秦荣生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当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的自由时,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刘峰认为盈余管理是在符合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大前提下,对现行制度所存在的漏洞最大限度地利用。
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