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最新进展与我国的对策点击下载
目 录
1. 引言
关键词
2.公允价值及其计量的基本理论 2.1公允价值会计产生的背景 2.2公允价值的涵义 2.2.1国外对公允价值概念的定义 2.2.2国内对公允价值概念的定义
3. 金融危机时代的公允价值会计 3.1金融危机给公允价值会计带来的挑战 3.2各方对公允价值会计的主要观点或态度
3.3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的相关反应与采取的行动4.国际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最新发展 4.1IASB新发布的IFRS13的主要内容 4.2IFRS13与美国SFAS157及我国会计准则有关规定的比较
4.2.1IFRS13与美国SFAS157公允价值内容的比较
4.2.2与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内容的比较5.IFRS13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影响分析 5.1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分析 5.1.1新会计准则本身的制约因素 5.1.2操作层面的问题
5.1.3外部环境问题
5.1.4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
5.2IFRS13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6.我国的应对策略 6.1建立我国自己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6.2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6.3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扩大我国话语权 6.4加快和完善市场经济建设 6.5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参考文献
[引言]自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一方面积极应对,纷纷出台了一些应急办法和拯救措施以减缓危机。另一方面,美国与欧盟的政界、金融界都将危机的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会计。曾被称为“代表未来计量方向”的公允价值,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他们表示,公允价值尤其是以市值为基础的计量方式,无法客观反映资产价值。然而,舆论并未一边倒。以准则制定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为首的一派坚持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本身没有问题,造成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次贷[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引发的流动性不足、金融创新[ 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这就是金融创新,它是一个为盈利动机推动、缓慢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本文从公允价值的产生与发展等入手,借鉴国际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最新进展,进而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公允价值
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当今多媒体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词,但人们对于它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它在教育教学方面如何更好应用,未知的因素还很多。
一、公允价值及其计量的基本理论 1、公允价值会计产生的背景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两个会计目标流派,即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是向资源的所有者报告受托资源的管理情况,应以提供历史的、客观的会计信息为主。“决策有用观”强调会计信息对企业以外的各利益主体的重要性,即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信息。
(1)通货膨胀
国际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最新进展与我国的对策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