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中的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权衡点击下载
[摘 要] :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我国最新《企业会计准则》,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广泛应用。从历史成本理论和公允价值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基础以及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发展历程的分析看,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问题。从其发展趋势看,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将会长期存在,在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主的前提下,将是多种计量属性并存,但其重要作用将会更加突出。会计计量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是会计信息准确性的关键。本文探讨了与传统的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计量的本质涵义。通过分析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在会计目标以及会计信息质量上存在的矛盾与统一,结合我国实际探讨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会计计量;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优越性;局限性
会计计量中的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权衡
一、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内涵分析
1、历史成本的涵义
历史成本又称原始成本货实际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会计计量中的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权衡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