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税制背景下的企业纳税筹划变革及风险规避
摘要:新税制改革实施的背景下,企业纳税筹划的制定面临着新的挑着与风险,企业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符合整体利益和长期战略目标为基础并以整体税负减轻和税后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只有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如构建风险预警机制、保持税收筹划方案的综合性与适度的灵活性、切实贯彻成本收益原则、增加与税务机关的好度,才能规避风险进而提高纳税筹划收益
关键词:新税制 纳税筹划 风险规避 变革
一、纳税筹划基础
“纳税筹划”,又称税务筹划、税收筹划,指的是:纳税人通过筹资、投资、收入分配、组织形式、经营等事项的事先安排、选择和策划,在合法的前提下,以税收负担最小化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1纳税筹划存在的原因:
(1)客观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运行中的矛盾日益增多,税收政策和制度的差异日益增大,这为纳税人采取有差异的纳税方案提供了客观条件。
(2)主观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主要经济规律之一。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途径是实现收入的最大化和成本费用的最小化。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降低纳税成本,是纳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这是纳税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
2纳税筹划的主要方式
(1)在多种涉税方案中,选择最优纳税方案。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对达到同样经营目的的各种经营手段与方式进行纳税评估与测算,选择纳税少、税后利润大的方案。例如股票投资方式的选择,以个人名义或者以公司名义在证券公司开户,税后收益是不同的。再如企业促销方式不同,即使让利数额相同,纳税负担也会不同。
(2)设计新的纳税方案,代替税负及税务风险过高的现有方案
(3)充分利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如国家规定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商业、物资业、科技咨询业等给予1至2年的减免税优惠,对注册在不同地区的企业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对高科技产品、环保产品的税收优惠,购买国产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规定等。再如最新的有关安排下岗职工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4)充分利用税收及税法中的相关条款。
(5)充分利用财务会计规定
(6)税负转嫁
二、新税制改革
国家在2006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消费税改革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增值税转型、所得税“两法合并”、个人所得税制、资源税计税方法、土地使用税标准的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及国际反避税政策的出台等一系列新的重大改革
2008年,国务院修订增值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和营业税暂行条例、初步实现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同时,实行新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将过去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整收的企业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
1新税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
(1)原有税制的局限性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局限,原有税制不够彻底,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遗留问题,特别是对企业投资的不利影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购进固定资产不许抵扣所含税金,存在的问题较多;
2.企业所得税名义税负重,实际税负轻,不利于企业投资选择。我国对内外资企业实行不同的企业所得税,内资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适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为33%,但是,一方面企业税前扣除不充分,另一方面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大量存在,企业实际税负25%左右。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也是33%,但是,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影响了企业投资选择。
3.宏观税负偏轻、微观负担偏重的问题。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的宏观税负比较轻。但企业普遍反映各级政府收费较多,企业负担较重,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须扭转。
(2)新税制的积极作用
新税制改革不仅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而且是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是对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再调整。新一轮的税制改革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虽然短期内不会明显显现出来,但是从长期发展观察,新一轮的税制改革对企业投资的积极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1.增值税转型促进企业对机器设备的投资。增值税实行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对企业投资机器设备可以抵扣购进机器设备所含的增值税,相当于给予企业17%的补贴,可以调动企业增加机器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扩大再生产。
2.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促进公平税负。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对外资企业征收城建税。清理现行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公平税收待遇有利于激发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追加投资。
3.降低总体税负促进企业投资。我国已经暂时停止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进一步的深化税制改革将使企业的消耗得到充分补偿,总体上看,这次税制改革不仅不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而且会降低企业的总体负担,增加企业的赢利水平。企业赢利水平的提高,将会提高投资能力,增加扩大再生产的投资。
三、企业应当采取的新的纳税筹划措施以规避风险
(1)纳税筹划中涉税风险分析
税收筹划涉税风险是纳税人的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针对纳税而采取各种应对行为时,所可能出现的筹划方案失败、筹划目标落空、偷逃税罪的认定及其由此而发生的各种损失和成本的现金流出。包括:涉税法律风险、涉税经济风险、涉税信誉风险和涉税心理风险。
(2)新税制下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规避措施
由于税收筹划目的的特殊性,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可以规避和控制的。面对风险,筹划人应当主动出击,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构建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快捷的纳税筹划预警系统,对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力求使纳税筹划方案与税收政策目标相一致。在合法的前提下,纳税筹划应力求符合税收政策的导向性,使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顺应国家宏观调控的意图。
◆保持纳税筹划方案的适度灵活。根据纳税人具体的实际情况,根据国家税法改革的相应举措,适时更新筹划内容,采取措施分散风险,实现纳税筹划的目标。
◆注重纳税筹划方案的综合性。即纳税策划应该着眼于整体税负的降低,而不仅仅是个别税种税负的减少;纳税政策应该选择整体利益最大的方案,而不仅仅是税负最轻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刘建民.企业纳税筹划理论与实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6
[2] 翟继光,张晓冬.新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6.1
[3]解宏.企业纳税筹划策略与案例解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0.1
[4]李明. 新税制下金融业纳税会计与纳税筹划[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