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129693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目 录 一、实质重于形式的含义3 (一)、列举几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怎样运用该原则判断此经济活动的实质性4 1、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如何运用4 2、在权责发生制下应如何运用该原则4 3、区别融资租入设备与经营租赁的不同4 (二)、简要说明该原则运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 1、它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运用的可靠性5 2、会计人员要注重经济业务的实质5 3、能够加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5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几项具体的应用5 (一)、收入的确认5 1、收入确认的条件5 2、售后回购交易中不能确认收入的情况及其应做的会计处理6 3、列举销售业务含有售后服务的业务7 (二)、关联方关系的确认7 1、说明成本法和权益法各自的适用范围7 2、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选择应注意的问题8 3、关联方之间报表的披露应该注意的问题8 (三)、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9 (四)、编制企业会计合并报表应该注意的问题10 1、企业集团编制企业合并报表怎样判断子公司的报表是否应纳入母公司的报表10 2、对于准备关停并转宣告破产的子公司是否应纳入母公司的报表10 (五)、计算应付职工薪酬应注意的问题11 1、企业为职工提供非货币性福利的形式11 2、企业为职工提供非货币性福利怎样体现的该原则11 (六)、企业会计政策的变更11 1、说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含义11 2、列举一些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会计政策的变更11 三、分析该原则对会计核算的重要性11 (一)、该原则的实践要求12 1、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道德素质12 2、把握好强调运用该原则的尺度12 3、综合运用所有会计核算原则12 (二)、该原则的深远影响12 四、运用该原则应注意的问题12 五、总结13 内 容 摘 要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新《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它是我国会计核算应遵循的一条重要准则,早在未明确提出之前,就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6条中,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了如下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的依据。” 本文从阐释实质重于形式的涵义着手,列举了几个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会计人员在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的判断上易出现的错误,具体分析了在收入的确认、关联方交易关系的确认、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编制企业财务合并报表、计算应付职工薪酬、对坏账损失的核算、企业会计政策的变更的情况下,应如何运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从而说明了该原则对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含义、应用、重要性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 下一篇:成都光明乳业有限公司应收账款风..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实质 重于 形式 原则 会计 核算 应用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