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129979 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审计 目 录 内容摘要 ………………………………………………………………………………………2 1.内部控制在审计过程中的作用 ………………………………………………………………3 1.1 内部控制和审计的历史发展变化 …………………………………………………… 3 1.2内部控制在审计过程中的作用 ………………………………………………………5 1.2.1审计计划阶段对内部控制的关注…………………………………………………5 1.2.2审计实施阶段对内部控制的关注…………………………………………………5 1.2.3审计报告阶段对内部控制的关注…………………………………………………6 2.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6 2.1内部控制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之一………………………………………………………6 2.2内部控制风险与实质性测试的关系………………………………………………………7 2.2.1内部控制目标与实质性测试目标的关系…………………………………………7 2.2.2内部控制风险对实质性测试的影响………………………………………………8 3.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价……………………………………………………………………………8 3.1控制风险的评价对象………………………………………………………………………8 3.2评价方法……………………………………………………………………………………9 3.3评价标准……………………………………………………………………………………9 3.3.1内部控制评价一般标准……………………………………………………………9 3.3.2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标准 ……………………………………………………10 3.4内部控制评价过程 ………………………………………………………………………10 3.4.1 了解 ………………………………………………………………………………10 3.4.2控制测试 …………………………………………………………………………10 3.4.3评价 ………………………………………………………………………………11 4.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分析及其发展趋势 ……………………………………11 4.1《计划审计工作》准则中体现的改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11 4.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准则中体现的改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11 4.2.1制定本准则的目的 ………………………………………………………………11 4.2.2准则规定的具体审计程序 ………………………………………………………11 4.3《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风险应实施的程序》准则中体现的改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12 参考文献 …………………………………………………………………………………………14 内 容 摘 要 内部控制与审计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从早期的详细审查,发展到后来大量抽样审计,随着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审计业务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方法不仅不能满足审计所要完成的工作量,而且也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减少审计成本,就必须要求审计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内部控制与审计过程有了密切的关系,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都离不开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信息质量有很大的相关性,如果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会计报表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就小,会计信息的质量就有保证,审计测试范围就可以相应缩小;反之,就必须扩大测试范围,抽查更多的样本,审计质量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在内控导向审计阶段,通过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估审计风险,制定审计计划并确定审计实施的范围和重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质性测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从而提出合理的审计意见。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内控导向审计发展到改良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既考虑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又考虑企业所面临的外部风险。可见,随着审计理论的发展,内部控制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也在逐步发展,内部控制理论在审计理论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内部控制期,审计风险 ,控制风险评价
|
| |
上一篇:金融保险业“营改增”后面临的困.. | 下一篇:合并会计报表合并理论的比较分析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内部控制 制度 及其 审计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