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R/3系统的高度安全性
R/3系统的组成
为了处理各种各样的管理任务,R/3必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程序。然而,用户会发现,R/3系统中包含的窗口、菜单以及图形对象会使得系统用起来得心应手,用户使用R/3时,只需简单的操作培训,并不需要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然而,鉴于引言中已谈及的原因,对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所了解,仍是值得的。
R/3系统有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应用模块(Application modules)。上文已谈及,用户在屏幕上直接操作的就是这些模块,在下文“R/3模块”一节中笔者会详细介绍。其他三个部分是:界面(Interfaces),基础系统(Basis System)和SAP技术(SAP Technology)。基础系统又被称作“核”(kernel)。R/3系统的组成结构图如图7所示。
图7R/3系统组成结构图
下文从“SAP技术”开始依次谈起。
R/3之所以能够处理公司各个部门的管理任务,正是依赖于先进的“SAP技术”。它的作用与特点可以简要归纳如下:
1.这一技术使友好的用户界面(菜单、窗口与图形对象)得以实现。
2.“SAP技术”与所有类型的计算机兼容,这意味着当需求增加时,公司的硬件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扩展。
3.“SAP技术”同样可以处理组织结构中发生的变化。无论这些变化要求数据的处理相应变得更加集中还是更加分散,它都能应付自如。
4.以上谈到的都是“SAP技术”在处理单家公司的管理任务时发挥作用,然而,“SAP技术”也适用于由几家公司组成的组织。一个R/3系统能够管理好几家法律意义上独立的公司。哪怕公司自己还有子公司,也只需一个系统进行管理。今天的许多组织都在世界不同国家建立了相互独立的公司或分支机构。这些跨国组织选择了R/3,因为“SAP技术”支持下的R/3是一个多语种的系统,能够反映不同国家的税法规定、财务准则,并且支持多时区的操作。
5.“SAP技术”已为“2000年问题”作好了准备,当日期从99年变成00年时,用户照常工作,就象往常开始新的一年一样。针对即将成立的欧洲货币同盟(EMU)可能会引起的企业财务的变动,“SAP技术”在R/3系统中也作了相应的设计。
对于近年来最重要的一个发展:World Wide Web的快速成长,“SAP技术”能够保证公司可以开展Internet上的业务。
“基础系统”(即“核”)是R/3系统的“引擎”。比如说,它负责屏幕的定义、检查用户的进入以及保证数据的正确流向等。“基础系统”由屏幕解释器(Screen Interpreter)、ABA P/4解释器(ABA P/4 Interpreter)、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和流控制(Flow Control)四部分组成,如图8所示。各个部分的功能分别介绍如下:
1.屏幕解释器负责设计R/3屏幕、检查用户输入并提供出错信息。R/3系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用户输入信息,R/3提供反馈。这通常称作“对话”,而控制这些对话的就是屏幕解释器.
2.ABAP/4是SAP开发的第四代编程语言,所有的SAP模块都由ABA P/4写成。ABA P/4解释器和屏幕解释器一样负责管理与用户的对话,不过它的作用是处理输入数据,并编辑输出数据。通过屏幕解释器与ABAP/4解释器的共同作用,用户与应用模块之间便建立了有效率的对话。
3.数据字典,顾名思义是R/3用来查找定义的。所有应用模块使用的所有数据(如数据类型、数据域允许的最大字符长度等等)都定义在数据字典的表当中,屏幕解释器使用这些信息来检查输入是否有效,ABA P/4解释器则用这些信息来定义那些数据能够被另一模块使用之前所需要的处理过程。数据字典同时也存储关于系统与业务的综合信息。
4.流控制有助于提高R/3应用软件管理一系列工作时的效率。比如,它保证用户的数据已被保存;当用户要求系统执行一系列的任务时,流控制将在批处理(Batch Process)中进行处理。
图8R/3中“基础系统”部分的组成及功能
“界面”是R/3在自己与环境之间建立的连接。针对每种类型的计算机和软件,设计有不同版本的界面。正是界面使得R/3系统无论使用哪种计算机系统,对用户来说看上去都是一样的。主要的界面有系统界面、用户界面和沟通界面三种,如图9所示。其中:
1.系统界面是R/3与公司已有软件之间建立的连接。比如,这个界面可以使R/3与已有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相互沟通。用户界面确保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上,屏幕在用户看起来是一样的。
2.用户界面可以修改来自屏幕解释器的指令,与当前使用的特定类型的计算机匹配。
3.沟通界面使得电子数据可以在计算机之间进行转换。比如,它可以把非R/3程序的数据转换成R/3的数据格式。同时,沟通界面也向用户提供e-mail和Internet服务。
图9R/3系统的界面分类
R/3的模块
R/3系统包含大量模块,这些模块共同发挥作用来执行公司中的业务管理任务。每个模块都有一个国际通用的缩写。系统的用户使用的往往是这些模块的缩写,而不是全称。比如,SD表示销售(Sales)和分发(Distribution)模块,CO表示控制(Controlling)模块。
模块分成三大类:物流、财务与人力资源。比如,“销售与分发”模块(缩写为“SD”)在“物流”类中;“控制模块”(缩写为“CO”)是“财务”类的一个模块。所有模块都显示在R/3系统的主屏幕中,用户可以从中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操作。
“物流”类模块处理的业务是与整个公司有关的,如:订单处理、物料管理、主生产计划、准备转运和发票核查等等,如图10所示。其中:
1.“销售与分发”模块(缩写为“SD”)处理有关销售、装运、单据开具的任务。它提供的销售支持有:对有关销售线索和竞争者活动的信息进行管理的工具,销售信息系统还能提出关于市场趋势的早期警告。如果顾客发出一份订单,SD模块能够从数据库中抽取顾客地址、销售活动和信用限额等信息。SD还能与“物料管理”和“生产计划”模块一起,检查原材料是否可以获得,估计出这订单的最早可能交货期。SD向员工提供有关到期应该发货的订单的信息。它和“物料管理”模块一起,从仓库中提出产成品,并且支持有关包装和生成装运单据的活动。一旦产成品发出,SD便自动开具单据,“财务会计与控制”模块马上就能获得这个信息。
2.“物料管理”模块(缩写为“MM”)的主要任务是处理物料流入、流经以及流出公司的活动。MM处理采购业务、仓库管理和库存清单,还进行发票的核查以及提供一套复杂的信息系统。
3.“产品计划”模块(缩写为“PP”),协助公司上下从生产经理到操作工的全体员工来计划生产过程。比如,它对原材料的运输与存储、生产设备、副产品以及废品都能够作出计划。生产过程用图形的形式表示,展示出生产各个阶段间的关系,提供了计划、控制以及生产文档所需的信息。PP生成一份生产订单,上面汇总了成本、材料、工艺、数量和进度各项信息。
4.“工厂维护”模块(缩写为“PM”),处理厂房修缮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的维护。它提供关于机器使用与闲置的信息。PM和PP模块的紧密配合,保证了生产过程的效率。
5.“质量管理”模块(缩写为“QM”),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