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冲孔凸凹模的设计
其它设计均可参照修边凸凹模这里主要计算凸凹模尺寸:
冲孔时的凸模的尺寸dp等于或接近于孔的最大尺寸。一般冲模的精度较工件精度高2~3级。对冲头采用凸凹模分开加工的方法,其凸凹模尺寸如下:
据《冲模设计应用实例》表2-10:
对于Φ6的孔:
查表得 08钢Zmax=0.12,Zmin=0.08
查2-12表得凸凹模制造公差:
δ凸=0.020 δ凹=0.020
校核:Zmax-Zmin= 0.04 δ凸+δ凹=0.04
满足条件查表2-13得因数x=0.5
冲孔时 d凸=(d+XΔ)-δ凸0
=(6+0.5×0.20)-0.020
=6.1-0.020
d凹=(d凸+Zmin)0+δ凸=(d+XΔ+Zmin)0+δ凸
=(6.1+0.08)0+0.02
=6.180+0.02
对于Φ16的孔:同理可知d凸=16.1-0.020
d凹=16.180+0.02
注意:以上的单位均采用:mm。
(3) 废料刀的设计
废料刀的形式:因拉延件的工艺补充是有形状的,因此将废料切断则需要带形状的废料刀。
本模具共设置三组废料刀,采用T10钢,工艺处理过程为淬火后回火,消除淬火时产生的应力。
废料自重行程落下,模座底下放置一现场配做的废料盒。
(4) 压件器的设计
压件器材料:材质为45钢,采用仿型制造。
由于本模具在修边的同时冲7个孔,在修边材料分离的瞬间震动较大,易造成冲孔凸模折断或刃口崩损,在此选用卸料螺钉合件缓震,选用弹簧32×63,经校核设置一根退料弹簧。
(5) 模架设计
模具外形尺寸为:800×700×450
上下模座实型铸造结构,其优点是减轻模具质量,节省材料,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模座材料:HT300
模座设有起重棒,为镶入式锻件或整体铸造。
模具导向:为保证修边及冲孔凸、凹模间隙,上下模座导向精度要求高,且稳定性要好,应选用导柱尽量粗些。本模选用四个Ф100mm的导柱。
导柱热处理过程采用渗碳淬火,导套采用正火处理。导柱导套采用间隙配合,而导柱的下部与下模座采用过盈配合。
(6) 设备的选定
依据上述冲裁力和模具外形尺寸,选用机床规格为:闭式单点压力机JD31-315
其主要技术参数为:
公称压力:315吨
滑块行程:315mm
最大装模高度:490mm
最大装模调节量:200mm
工作台垫板尺寸(左右×前后×厚):1100×1100×140
模具的其它尺寸见图纸。
五 运用Pro/Engineer进行三维造型
5.1 总体设计思路
CAD系统功能强大,设计方法多样,可采用自下而上(Bottom-Up)的设计方法,即先设计零件然后搭积木式地进行装配设计。也可采用自顶向下(Top-down)的设计方法,并且也可混合使用这两种设计方法(如图15)。
图 设计方法
本人在对该零件修边冲孔模实体造型时采用了法3即混合式设计方法。该法将较复杂的零件单独置于part模块中绘出,将配合较密的零件置于assemble模块中绘出,减少大量工作量,且尺寸精确
5.2 Pro/Engineer 2000i特点
Pro/Engineer主要的功能是进行参数化的造型设计,提供的功能包括造型设计、曲面设计、建立工程图、零件组合、简单的有限元素分析、模具设计、电路设计、装配零件设计、加工制造、逆向工程等等。它采用单一的数据库的设计,有支持同步设计的功能,它包括了下面几个特性:
3D造型模型
参数式模型建构
参数式设计
硬件独立
Pro/Engineer 2000i系统用户界面更简洁,概念更清晰,更符合工程人员的设计思想与习惯。整个系统建立在统一的数据库上,具有完整而统一的模型。新增意图管理器(Intent Manager)3D注解说明(3D Notes)及贯连组合设计应用(Top-Down Design)等等.
5.3产品零件数模与工序零件数模的设计
5.3.1 模具上下模座的三维实体造型
首先,根据所做工艺分析,采用设计好了的模具方案,将模具的三维实体造型绘出。这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事实上,一个零件的建模过程实际就是许多个简单特征互相叠加、切割或相交的操作过程。按照特征的创建顺序,构成零件的特征可分为基本特征和构造特征,因此,上下模座的实体建模过程由如下几个基本步骤组成:
1、修改系统默认参数,其方法参见冲裁摸的三维设计中的设置系统文件部分。
2、新建一个零件并命名为:aitao.prt。此时将出现一个new窗口菜单。在Type下面具有多个命令,如:Sketch、Part、Assembly、Manufacturing、Drawing、Format、Report、Diagram、Layout、Markup等。下面将对部分功能作简单的介绍。
&nb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7/7
免费资料文档--雨刷机加强板修边冲孔模三维设计(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