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塑件质量为
W=pV
=200172.30 X 1.2 X 10-3
=240.20g
根据塑件形状及尺寸采用一模一件的模具结构,考虑外型尺寸、对塑件原材料的分析及注射时所需的压力情况,参考模具设计手册初选螺杆式注射机:XS-ZY-250(经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XS-ZY-250不能满足闭合高度要求,故选XS-ZY-500)。
(3)、塑件模塑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
聚碳酸酯注射成型工艺参数见表二,试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表2 聚碳酸酯注射成型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 规格 工艺参数 规格
预热和干燥 温度t:110-120℃ 成型时间/s 注射时间 20-90
时间:8-12h 保压时间 0-5
料筒温度t/℃ 后段 210-240 冷却时间 20-90
中段 230-280 总周期 40-190
前段 240-285 螺杆转速n/(r.min-1) 28
喷嘴温度t/℃ 240-250 后处理 方法 红外线灯
模具温度t/℃ 70(90)-120 温度t/℃ 鼓风烘箱100-110
注射压力p/MPa 80-130 时间r/h 8-12
五、模具结构的设计
(一)、塑料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
(1)、分型面的选择
在选择分型面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a.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
b.确定有利的留模方式,便于塑件顺利脱模
c.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d.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e.便于模具的加工制造
f.对成型面积的影响
g.对排气效果有利
h.保证侧向型芯的放置容易及抽芯机构的动作顺利
该塑料为灯座,外形要求美观,无斑点和熔接痕,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在选择分型面时,根据分型面的选择原则,考虑不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以及成型后能顺利取出塑件,有两种分型面的选择方案。其一,选塑件小端底平面作为分型面,如图二(a)所示;选择这种方案,侧面抽芯机构设在定模部分,模具结构需用瓣合式,这样在塑件表面会留有熔接痕,同时增加了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其二,选塑件大端底平面作为分型面,如图2(b)所示,采用这种方案,侧面抽芯机构设在动模部分,模具结构也较为简单。所以,选塑件大端底平面作为分型面较为合适。
(b)
图 二
(2)、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
由于该塑件采用的是一模一件成型,所以,型腔布置在模具的中间。这样也有利于浇注系统的排列和模具的平衡。
(二)、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是指塑料熔体从注射机喷嘴射出后到达型腔之前在模具内流经的通道。它对于获得优良性能和理想外观的塑料制件以及最佳的成型效率有直接影响。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等四部分组成。下面依次对它们进行分析设计。
(1)、主流道的设计
主流道是指浇注系统中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相接触的部位开始,到分流道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其截面成圆锥形,锥角为a=2°~6°;表面粗糙度为Ra<0.8um;主流道入口直径d大于喷嘴直径d1大约1㎜左右。
根据手册查得XS-ZY-500型注射机喷嘴的有关尺寸。
喷嘴球半径:R0=18mm
喷嘴孔直径:d0=¢4mm
根据模具主流道与喷嘴的关系:R=R0+(1——2)mm
d=d0+0.5mm
取主流道球半径:R=20mm
取主流道的小端直径:d=¢4.5mm
为了便于将凝料从主流道中拨出,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斜度为1°—3°。经换算得主流道大端直径D=¢12mm。同时为了使熔料顺利进入分流道,在主流道出料端设计r=5mm的圆弧过度
主流道形状如图3。
图 3 主流道形状
(2).分流道的设计
分流道是熔料从主流道进入腔前的过渡部分,它的截面形状应尽量使比表面积小,热量损失小,磨擦阻力小。分流道的的形状及尺寸与塑件的体积、壁厚、形状的复杂程度、注射速率等因素有关。该塑件的体积较大,但形状不算太复杂,而且壁厚均匀,可以考虑采用多点进料方式,缩短分流道长度,有利于塑件的成型和外观质量的保证。此灯座的设计从便于加工的方面考虑,采用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的分流道。查有关手册得R=6mm。
(3).浇口的设计
浇口亦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它的位置、形状及尺寸对塑件的性能和质量的影响很大。它不是一次就确定尺寸的,要经过试模、成型情况等因素的变动来确定。
a.浇口形式的选择
由于该塑件外观质量要求较高,浇口的位置和大小应以不影塑件
的外观质量为前提。同时,也应尽量使模具结构更简单。根据对塑件结构的分析及已确定的分型面的位置,可选择的浇口形式有以下几种方案: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7/7
家用灯座及其模具设计(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