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 张建东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可以对班级管理产生导向、激励、规范、凝聚等作用。但是,许多班级的文化只流于形式,只是一个空壳,完全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和作用。因此,要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真正发挥班级文化的作用,必须将文化内涵真正地渗透到平时的德育教育过程中。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每个班级特有的,是客观存在的,它与企业文化、饮食文化等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不仅具有强大的德育效应,而且能与其他德育教育形式和途径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那么如何搞好班级德育工作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位班主任,大家也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但是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面对当前学生思想十分活跃的特点,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困境,许多教师感叹:当今的学生难教难管啊!一个“难”字,包含了德育工作的许多困惑和尴尬。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促进班级德育工作,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学生乐学乐做,学生融入了健康的文化氛围之中,学生在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教育,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具体做法是:
一、办好班级学习园地。由学习委员负责,班长协调,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开辟一块园地,每月做一次,评比一次,请其他班级的学习委员和班长与本班全体同学共同打分,请的评委与本班同学打分各占五十分,根据结果,给各组分别加操行分,并且总结各组学习园地的特点,在全班交流。
二、大胆展示班级荣誉。班级荣誉是学生的“骄傲”,要想让学生时刻保持主人公的精神,让学生有强烈的归属感,就要让学生牢记班级的荣誉。比如,可以将学生的每一个活动、每一张奖状、每一面锦旗拍摄下来,然后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回忆每一张奖状、锦旗及荣誉的获得过程和付出的努力,反思自己发挥的作用,并写出感想。学生在回忆与反思中体会到:成功需每一个人的付出,班集体的荣誉需每个人的努力。
三、班级制度的落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规章制度,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每个班级应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全班或部分学生学习规章制度,让学生认识制订制度的目的与意义。任何一个学生如果违反了校纪班规,应让学生对照制度进行反思,找出错误的行为,分析错误的原因,想出弥补的办法,避免再次发生同一错误。
四、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我们每月举办一次主题班会,主题有庆祝教师节、庆祝中秋节、庆祝本月同学的生日等,形式有歌舞晚会、演讲比赛、游戏等;每学期开展班级棋类比赛、班级乒乓球比赛等,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当然除了我们自己组织开展的文化建设活动 ,凡是学校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我们都要在班内进行初赛选拔,鼓励同学为班集体争荣誉,不管成功与否,我们都要表扬和庆祝,让每位同学感到集体的温暖,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总之,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德育作用,如果在后期的管理中,能继续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班级文化中,它将会与其他德育教育形式和途径形成合力,促进和谐班级的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