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与建议
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锦秀学校 姜莉娜 215600
(教材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采用按课编排的方式,以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上,有信息技术基础、画图、文字处理、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PowerPoint演示文稿、Logo语言、机器人等基本单元。因此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必修与选修教材各单元的教学要求,从教学目标与要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指导建议等方面对各单元做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文字的处理 教材结构 教材的研究与评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如今已在世界各地的各行业、各部门等开始普及。信息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信息技术教学完善迫在眉睫。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重大的问题。首先要分清形势,有效利用现有硬件资源,从实处下手。也就是说,要明白自身的实践情况,不能盲目跟从别人的做法。其次要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增强教学手段。再者学校部门应对计算机这门课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应对计算机这门功课给予支持。且不知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只采取观望的态度。
《文字的处理》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单元是文字处理的模块。通过学习本单元的知识,让学生简单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进而能够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本单元所涉及到的文字处理软件知识与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文字处理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也是本单元与其他单元的不同之处。本单元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联系非常紧密,能够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Word窗口。
2、学习使用“智能ABC输入法”。
3、掌握文字的删除、移动、复制等。
4、掌握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
5、会插入表格、合并单元格,并在表格内输入内容。
6、会在文章中插入各种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等。
7、能够设置页面、分栏。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认识窗口、保存文件、退出程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进行学习。
2、对于修改文章中的错误,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灵活处理。
3、在修饰文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操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用“智能ABC输入法”进行键盘输入时,鼓励学生多练习,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
2、修改文章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表格与生活密切相关,要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挖掘素材。
4、版面的设置与电子作品的效果有直接的关系、要让学生建立虚拟的电子作品与真实纸质作品的直接联系。
四、行为与创新
1、在学习Word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2、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追求作品的个性化,使学生善于想象和创新。
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认识Word窗口,能用“智能ABC输入法”进行输入。
修改文章。
设置文章的字体、字号、颜色等,会在文章中插入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等。
制作表格。
设置页面和分栏。
二、难点
1、Word窗口知识。
2、“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方法。
3、使用不同的方法修改文章。
4、合并单元格的单元格及制作斜线表头,并合理调整表格。
5、根据需要插入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等,并能够进行合理的调整。
教学指导建议
Word2003的窗口与Windows窗口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应让学生了解。
“智能ABC输入法”在输入中文是相当便捷,学生要能较熟练地使用它。
对于文章输入中的错误,有很多种修改方法,要让学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文字的修饰包括字体、字号、颜色等,要注意合理性。
表格的制作室难点的内容,但板单元涉及到的表格是学生常见的一种形式,学会制作它,有助于树立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
在文章中插入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等,让文章能够图文并茂,展示出更高的修饰水平。修饰的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不仅要具有美感,还要能够配合文章,让文章锦上添花。
设置文章的版面,不仅让文章布局更合理,同时让学生的作品更贴近生活中所见的报刊、杂志等,增强学生动手的信心和能力。
发展信息化课程评价技术和方法
目前课程评价的发展,渗透着评价方案的全面性活动。二是开发的材料要从过去的教师教授本位转换为学生学习本位。学生学习本位的材料也是强调教师的教授的,不过更强调教师的教授怎样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三是开发的材料要从过去的单一化转换为多样化,尤其要在材料风格上实现多样化。四是更新材料载体,从过去的印刷载体为主转换为多媒体网络载体为主,开发信息化的整合性课程包。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这里仅仅进行了一般性的初步探讨,还需要进一步地开展全层次和全方位的全面研究,并在实践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进行操作性的具体探究。一串串引人注目、撩人心弦的问题与课题已经纷至沓来,召唤人们立足于不同层面和实际情境,探讨和建构运作过程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殊性质、具体原理和特殊策略,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健康发展。
文献摘抄: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这里仅仅进行了一般性的初步探讨,还需要进一步地开展全层次和全方位的全面研究,并在实践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进行操作性的具体探究。一串串引人注目、撩人心弦的问题与课题已经纷至沓来,召唤人们立足于不同层面和实际情境,探讨和建构运作过程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殊性质、具体原理和特殊策略,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健康发展。
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与建议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