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法的探讨(二)
创造性
(27分) 素材获取及其加工属原创(10分)
具有想像力和个性表现力(7分)
内容、结构设计独到(5分)
主题表达形式新颖,构思独特、巧妙(5分)
艺术性
(25分)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各页风格协调(7分)
版面设计合理,色彩运用得当(7分)
图文并茂,文字清晰易读(7分)
反映作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4分)
技术性
(20分) 选用制作工具和制作技巧恰当(7分)
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7分)
包含报刊各要素(6分)
总分
评价等级 优秀:100—90,良好:89—80,一般:79—60,差:59—0
作品点评
2、确定评价目标。以信息技术支撑的电子档案袋除了具备纸质档案的真实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特点之外,还具备了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实施电子档案袋评价,发挥档案袋评价的激励功能、学习功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张扬个性,展示自我,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档案袋评价的目的主要有: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选择最好的、最具特色的、最喜欢的作品放进档案袋,反映过程的素材、作品则存放在学生的私有空间。
3、实施评价策略。利用电子档案袋进行评价的形式有:权威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1)权威评价。教师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成果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学习成果的优劣。(2)小组评价。在合作学习中,通过学习小组之间、组员之间根据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相互评价,这样可以起到相互督促、促进学习的作用。(3)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和实践反思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把握课堂教学进程,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二、作品评价法
所谓作品评价法,就是由学生根据所学软件创作一幅作品,教师再根据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作品评价法以学生为评价主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和发展为评价目的,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要求。信息技术学科中学生作品主要是指学生在章节结束时完成的作业,如制作作文选、数据统计图表、多媒体作品、网站。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安排学生上讲台演示讲解,讲解完成后由学生直接点评或经小组讨论后再由学生点评,通过点评,提高了学生的信息交流和表达能力。在评价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兼顾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法的探讨(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