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几点思考
读《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几点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有效课堂的概念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热门话语,如何评价一节课为有效呢?我有幸拜读了徐州市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诸卫兵老师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诸老师将评价体系分为五个部分:一是教学理念部分,二是教学环节设计,三是教学内容,四是教师表现,五是学生表现,再结合我自己上课和听课的经历,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教学理念要在研读课本后形成。 我发现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老师在备课时,最经常参考的是别人的教案和课件,却把书本丢在一边不细细研究,教学理念中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部分也多是抄袭别人的,而没有真正研读课本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这样下去,所上的课程就会呈现一直在模仿,很难有超越的危机,只有认真研读课本,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制定出的目标和重难点,才是最为有效的。 例如:我在上信息交流一课时,就没有认真阅读课本,而是从网上找了很多的教案和教学设计,最后把这些资料筛选综合一下,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结果整个上课过程就像一碗平淡如水的大锅饭。之后在听课老师的建议下,我阅读了课本,发现信息交流对我们的影响这一块内容在我的课堂中被忽略了。而这段内容正是起到强调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又是引出信息交流方式的多样性的关键环节。 因此,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一定要读透教材。 二、教学环节衔接要流畅。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设置了若干有效环节,每个环节虽都必不可少,但却给人一种散的感觉,好像每个环节之间都是独立不相干的,这主要是各个环节之间缺乏联系,不够流畅造成的,而后果则是不容易形成学生流畅的思路,不利于学生正确的把握一节课的流程和精髓。 三、教学内容应适当,不宜过少。 很多老师为了形成一节好课,不惜减少教学内容,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学的能力。过少的教学内容,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因为内容较少,学生掌握较快,很难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激情,甚至会出现学生消极懈怠,不愿再听,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如之前我听过一位老师的FLASH动画课程,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全部内容就是介绍FLASH的功能和界面,虽然介绍的很详细且很有条理,但是最后的教学效果却不理想。我认为既然介绍了FLASH的功能,何不让学生体验一把?与其那么详细的介绍界面,何不让学生在制作动画的体验中自己摸索各种工具的功能? 所以课堂内容不宜过少,一定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导他们自主探究。 四、教学安排要能够循序渐进逐层提升学生思维。 有些老师的教学课堂在提升学生思维方面都缺乏一个全面的设计,通常只设计了一个提升学生思维的高潮环节,然后就没有了下文,没有巩固或进一步开发学生思维,这样就不足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 例如,我曾经听过一节《解析法解决问题》的课程,任课老师在通过一个实例向同学们介绍了解析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之后,紧接着设计了两道练习,第一道是求树高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解析法完成,第二道是百鸡百钱问题,让学生判断能不能用解析法完成,判断结果为不能。我认为如果能把两道练习的顺序颠倒一下,则在调动学生思维方面效果可能会更好。当学生了解了解析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之后,先给出百鸡百钱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做第一次提升——让他们判断是否能够利用解析法来解决,通过找出不能的原因,进一步巩固他们对解析法原理的认识和理解,然后给出练习二树高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做进一步提升——树高问题可以利用解析法来解决,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解析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我曾经上过《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一课,在里面我尝试着设计了四个连续提升学生思维的环节,第一环节:我先让学生体验智能加工的一种应用——人机对弈之大战五子棋,通常这个时候学生的情绪都集中在游戏上,很难回收,于是我又设置了第二环节,我告诉学生我能局局都赢,引发他们的好奇,然后演示过程,让他们通过我赢的原因找出五子棋软件的破绽与不足,紧接着我又设计了进一步提升他们思维的第三环节,既然五子棋软件的智能化较低,就让他们阅读高智能化的更深的蓝战胜卡斯帕罗夫的资料,从而总结更深的蓝是如何战胜卡斯帕罗夫的过程与原因,第四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刚才的阅读,为智能化较低的五子棋软件提供一些改进的策略和方法。通过这四个循序渐进的环节,逐层发动他们的探究潜力,最后收到不错的效果。 通过有层次的提升学生的思维,可以让他们对于所学内容产生更大的好奇,激发他们逐层探究的兴趣,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五、情境创设要有目的,与教学内容相关。 情境创设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利用视频动画等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实际生活经历创设情境等。但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有目的性,一定要与课程内容有关——或是通过该情境点题,或是通过该情境引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内容等。而据我观察,有些课堂中的情境,只是为了烘托课堂气氛,例如播放一段动画,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可是后面的教学内容却与该动画全然没有关系,还有一些情境设置与教学内容连接牵强,这样的情境创设不如快刀直入的点题来的更为恰当。 以上是我对于有效课堂的一些浅见,我想我会根据诸老师的评价表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教学,并对于有效课堂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以改进和鞭策自己的教学工作。
读《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几点思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