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愿意学习和练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对于不喜欢的项目就消极对抗。
2.1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两方面的原因:
2.1.1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
大量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自身心理行为因素引起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业成绩不良、人际关系不协调、对教师教学要求的不适应等,都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并引发紧张、焦虑、惧怕甚至愤怒等情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反应就可能演变为课堂问题行为。在体育课堂上表现的极为突出,在体育课上由于到了一个外面的环境,随着在教室里的那种自然产生的压力和约束力的渐渐消失,学生的不良的情绪会宣泄出来,有的学生会在课堂的教学中通过自己的调节随着身体运动而释放出来,这就是体育的另外的一重作用即促进心理的健康。而有的学生只会把这种情绪反应演变为课堂问题行为。进而影响到了课堂的教学和学生的正常的学习。
2.1.2另外的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和家长长期在思想上忽视体育课,觉得体育课无足轻重,只是学生学习累了的调味品,在体育课上可以放松自己的言行,课上的内容也不必太认真,高兴了或心情好了纪律就好点,情绪不好时,可以把它当作发泄的一个场所。因此,在体育课上,时常会有教师讲解示范时,有些学生不听不看,谈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两眼出神地观望其他的事情;穿皮鞋,牛仔裤上体育课;教师吹哨要求停止练习而学生我行我愫等。不能完成教师所规定的任务或练习:如进行投掷教学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推铅球练习时将铅球放在锁骨窝处,学生未执行;在跑的练习时,要求学生跑50米,学生仅跑30米;在力量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多少组次,学生也没执行。当老师对他的违纪行为提出或批评时,会表现出不满、厌恶的情绪,更有甚者当场辱骂体育老师等等。
2.2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2.21课堂里发生的问题行为,看上去是学生的问题,实际上与教师也有关系,有些问题行为就是教师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想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也必须对自身进行一定约束和调整。一般来说,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影响的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2.2.2教学方面: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缺乏教学组织能力,或表达能力差而造成教学失误,进而引起课堂问题行为。
2.2.3管理方面:这可能是教师引起课堂问题行为的最主要因素。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反应过激,滥用惩罚手段。例如,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个别不良行为经常作出过激反应,动辄中断教学大加训斥,有的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这种失当的管理方法往往会激化矛盾,使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扩散开来,还有些教师过于相信惩罚在解决问题行为方面的效力,常常不分青红皂白地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研究发现,滥用惩罚手段特别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维持课堂秩序,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怨恨情绪,诱发学生攻击性的课堂问题行为。
3课堂纪律中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3.1在体育课堂上良好的课堂纪律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快乐和成功感,良好的纪律不仅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逐渐形成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3.1.1形散而神不散
这是体育课堂纪律的最高的境界,这种纪律不片面的追求形式的热闹或安静,而追求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追求学生在活动中思维的集中性、目的性。课堂给学生真正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空间,当然这种空间必须是以学习目标为宗旨的。
体育课堂纪律与课堂管理中的策略(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