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
对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立足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有步骤、多层次地实施综合教育管理的过程;是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体质与健康的有效载体。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成为学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学生每天的学习压力迫切要求进行体育健身锻炼,而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上发展起来的新名词,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项大型的集体活动,它不仅展示了一所学校的体育艺术成果,更显示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组织管理能力。它是学校体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时间的保证,更是学生终生体育一个不可忽视的起点。它是一种大型的集体活动,活动时间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一,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全员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发展身体的各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并且追求身心的和谐发展。
3、安全第一原则。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行政值周、班主任、副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的实际情况,在校学生多,人均占地面积不足的特点,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室内、室外分组活动的形式。室外以学校快乐体育训练为主,群体竞赛为辅;室内以班级特色创建为主,室内游戏、室内体育活动为辅。
5、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游戏、乡土体育、名族特色创建融为一体。
6、创新型原则。大课间活动适宜开展有利于健康的游戏,跳皮筋,踢毽子,跳绳,摇呼啦圈,拍球,丢沙包之类的活动。
二,健全机制
1活动值日制度化 活动时应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每一节课的值日生轮流值日表。值日时,在组长的带领下按体育教师的要求,做到课前布置好场地、器材;课后整理好器材或收回器材。并通过班级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等办法来保证制度的落实。
2出勤保证化 即每一位学生必须保证在上大课间活动时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或无故旷课;因病、因事、因伤,女生因生理期不能活动时,必须本人事先向教师请假。每班并做好登记工作 3安全透明化 学生必须清楚各活动项目对自己安全锻炼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坚持贯彻执行:活动时必须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不许携带具有伤害身体和妨碍活动的物品上课(如,小刀、手机等);不许随意移动已布置好的体育器械;未经教师同意,不许随意离开教学活动场地,不许做超出学生自身能力的危险动作,活动要认真,不许打闹说笑,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必须按照安排的内容练习进行上课,服从教师指导。
总之,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人人参与、群策群力、组织合理、全校上下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对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颇有益处,既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又使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对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