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62203 中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治理的有效性研究 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物价一路走低,中国投资额和出口额大幅萎缩,CPI从2008年下半年呈现出从高位迅速下降直至2009年7月触底后开始慢慢的上升企稳,PPI也是从2008年下半年呈现出从高位迅速下降直至2009年8月开始上升好转。中国历年来通货膨胀率最高是在1994年24.10%,最低是1999年-1.40%,波动最大莫过于2008年的5.90%下降到2009年的-0.70%,区间波动了5.20%,后面几年涨势较为平缓,截止2019年6月CPI同比2.7%,中国20世纪末期的通货膨胀率大起大落,5%甚至10%以上的通货膨胀率出现多次,这种大幅度的通货膨胀率对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通货膨胀目前还是中国需要面对最为突出的经济问题。 因此,保持物价稳定、治理通货膨胀成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6次通货膨胀,可以说每次通货膨胀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央行针对每次出现的通胀压力,采取了不同的货币政策,以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实现物价稳定。 本文主要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然后对央行相应采取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旨在为决策者制定合理的通货膨胀治理政策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以及对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利率市场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一系列提升中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物价指数 目录 摘要I 引言1 一、绪论2 1.选题背景2 2.研究目的和意义2 3.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国内外研究现状2 二、通货膨胀及货币政策理论基础3 (一)通货膨胀成因理论基础3 1.通货膨胀内涵及其测度3 2通货膨胀成因理论3 (二)货币政策理论基础3 1我国货币政策及其作用.3 2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3 三、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历次通货膨胀分析4 (一)1980年-1989年通货膨胀分析4 1.1980年通货膨胀的成因、治理措施4 2.1984-1985年通货膨胀的成因、治理措施4 3.1987-1989年通货膨胀的成因、治理措施4 (二)1993年-2011年的通货膨胀分析4 1.1993-1995年通货膨胀的成因、治理措施4 2.2007-2008年通货膨胀的成因、治理措施4 3.2010-2011年通货膨胀的成因、治理措施4 4.图表数据4 四、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的政策优化建议5 1.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5 2大力发展公开市场业务.5 3.推进利率市场改革5 结束语6 参考文献7 致谢9
中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治理的有效性研究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新时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 下一篇:浅谈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商业银行的..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中国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治理 有效性 研究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