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99818 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监管 内 容 摘 要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浪潮席卷全国,互联网商业不断繁荣,网络支付作为科技与商业发展共同促成的结合体,正成为一个新兴行业迅速得到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是最具代表性并且发展最快的市场参与者。但是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由于起步晚、发展快,该行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主要监管者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立足于监管者角度,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基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事网络支付业务三种模式的阐述,主要包括:网关支付模式、虚拟账户模式和快捷支付模式,发现我国第三方网络支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结合支付 经济学理论和金融风险控制理论,站在监管者的角度,研究第三方网络支付业务的主要风险,包括金融风险、合规风险、信用风险和技术风险等4类风险,分析风险形成原因,包括法规建设滞后、监管力度不足、信用体系缺失、内部控制薄弱等。突出分类监管的思想,提出实施有效监管对策,包括: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实施风险为本的分类监管、完善支付机构配套监管法规制度、坚持有效监管与鼓励发展相结合、实现相关部门间监管协作、加强支付机构内部制度建设和引入外部机构参与评估等7项风险监管对策,力求推进我国第三方网络支付风险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为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但是由于第三方网络支付业务是一门新兴行业,发展较快,国内外学者对风险评估与监管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化。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成与权重赋值有待实践进一步证明。从事网络支付业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数据属于内部数据,没有对外公布,监管者也没有规定可以对外公布。因此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和实践中进一步论证。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支付;风险评估与监管 目录 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监管1 内 容 摘 要1 目录2 1.第三方支付风险4 1.1研究背景4 1.2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5 1.2.1研究目的5 1.2.2研究意义5 1.3国内外研究现状6 1.3.1国内研究现状6 1.3.2国外研究现状7 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7 1.4..1研究内容7 1.4.2研究方法8 2.三方网络支付主要模式及风险成因8 2.1主要模式8 2.1.1网关支付模式9 2.1.2虚拟账户模式9 2.1.3快捷支付模式10 2.2主要风险10 2.2.1金融风险10 2.2.2合规风险11 2.2.3信用风险12 2.2.4技术风险12 2.3成因分析13 2.3.1法规建设滞后13 2.3.2监管力度不足13 2.3.3信用体系缺失14 2.3.4内部控制薄弱14 3第三方网络支付风险监管对策15 3.1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15 3.2实施风险为本的分类监管15 3.3完善支付机构配套风险监管法规制度16 3.4坚持风险监管与鼓励发展相结合17 3.5实现相关部门间风险监管协作17 3.6加强支付机构内部风险控制建设18 3.7引入外部机构参与风险评估19 4结论与展望20 4.1研究结论20 4.2研究展望21 文献
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监管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与中小股份制商.. | 下一篇:广发银行中山市分行的个人理财产..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我国 第三方 支付 风险 监管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