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1、为什么要把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和保险业务结合起来?
答: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对于从业机构来说,难以判断借款人主观意识的违约风险,因此在审核过程中,需要结合借款人的一些历史行为和数据来综合判断,而借款人对保险业务的看法和观点,以及主动购买保险的行为,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借款人的风险防范意识,这与信贷业务的风控理念不谋而合,同时,根据借款人购买保险的类型、保单额度、购买周期以及受宜人等信息的交叉分析,能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家庭结构等有更准确的把握,可以更好地降低借款人在信贷业务上的违约风险。
问题2、分析制约我国信贷消费发展的因素?你认为应该如何开拓信贷消费市场?
答:信贷消费业务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对我们的经济增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同时,也暴露了很多不足之处。本人以为,制约我们信贷消费发展的因此素有以下几点:
信用体系不健全,从事信贷业务的各公司之间缺乏信息共享,不能很好地判断客户风险;
信贷业务政策不明确,在经营内容、在法律层面没有明确地界定和说明;
从业机构为了迅速扩张市场份额,忽略了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淡化了监管制度,导致贷后风险激增;
为了合理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本人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健全信用体系,在消费信贷行业的发展初期,各信贷机构更多只是依赖于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信用数据,简称个人信用报告,但报告体现的数据有限,不能准确反应客户实际的经济情况,所以更全面的信用数据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经成立的百行征信有限公司,能覆盖更多、更精确的信用数据,并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一旦渡过测试阶段,做到数据公开透明,能有效打破信用孤岛,成为评定个人风险的新标准。
健全消费信贷业务的行业规范,包括经营资格、经营范围、合规标准、行业监督和处罚细则等。由于在信贷业务发展初期,由于缺乏标准规范和监督体制,各类贷款公司、金融公司、网贷和P2P机构,都有涉足信贷业务,但各机构的业务标准不统一,在获客渠道、风控标准、费率标准、消费场景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产生了一些不正规甚至不合法的行为,扰乱了信贷业务的正常发展。
建立对消费信贷从业资格的评定标准。为了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标准,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对消费信贷从业人员,需要进行从业资格的评定,类似于保险从业人员或房屋中介从业人员的资格评定,实现持证上岗,并对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进行有效记录,做到有据可查。
问题3、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对社会有哪些利弊?对总体经济有哪些影响?
答: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产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促
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消费而非投资构成经济增长的基础支撑作用。目前我国的消费需求已经不是基本的温饱性消费需求了,居民在教育、科学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更高的需求水平已经突显,这也为供给端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建立与消费匹配的供给品,就需要供给端不断地提高供给体系层次和技术。由此可见,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抓手。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能有效地解决及时需求与与当期收入之间的矛盾,所以它对总体经济无疑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消费信贷发展初期,它的一些利弊也随之被披露。
个人消费信贷对社会带来的正面影响有以下几点:
提高了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保持了供需求双方的平衡,使国家整体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更高的消费需求促进供应端需要通过不断优化产业形态、提升技术能力以满足消费需要,促使我国经济多样化地发展;
在经济多样化发展的同时,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促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4、促使金融机构调整产品策略和方向,以覆盖更多人群,有利用建立更完善的征信体系。
虽然消费信贷业务通过自身特点,对社会提出更高更全面要求的同时,也因为在发展初期过度扩张,一些弊端了随之呈现:
从业机构盲目圈地式地发展,放松对前端业务开发的监管,部分从业人员甚至从业机构以个人利益为目的,通过不合规的手段(如虚构资料、非法套现等)谋取暴利,扰乱金融秩序;
各机构间风控标准、费率不统一,导致客户资质参差不齐,巨大的违约风险无法把控;
在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初期,大多数客户特别是年轻客户自制力较差,无法准确预估未来风险,过度盲目消费,助长了攀比意识,巨大的负债会使消费水平逐渐降低,并影响新生代人群未来的发展;
违约行为爆发后,由于没有正规的贷后管理和催收标准,导致借贷双方矛盾不断,可能引起社会关系紧张恶化,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至今,不可否认,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同时因为前期的过度扩张,问题和矛盾已经爆发。目前最主要的是要不断规范行业行为和标准,建立透明的信用体系,保证消费信贷业务能规范稳定地发展,规避行业和社会风险,真正支撑到国家经济水平的健康有序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