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1农村信用合作社内控制度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结合实际加以解决?
答:最主要的问题是信贷风险防范控制。
对加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内控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积极转变信贷管理观念,加强信贷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贷管理规章制度,构建信贷管理内部控制运行基础。完善信贷风险评价和考核体系,强化贷款风险的全过程控制。建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信贷管理考核体系,加强信贷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强信贷管理的核心是加强对人的激励和控制,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考核制度主要强调对人的控制,而对人的激励则显得不足,因此,强化信贷管理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信贷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改革目前信贷审批权限按行政职务级别划分的作法,实行信贷人员等级管理,按信贷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确定审批权限,同时改革现行以行政级别为主的工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的报酬原则,加大绩效工资比重,全面推行客户经理等级薪酬制度。第二,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和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信贷人员选拔、培养、使用和淘汰的良性机制,通过教育和管理结合、激励与约束结合,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贷队伍整体素质。第三,增强信贷工作人员依法经营意识,特别要加强基层信用社信贷人员金融法律法规培训,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信贷工作中增强自觉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从根本上杜绝违规行为,防范金融风险。
问题2 农村信用合作社内控制度健全有效性的评价指标有那些?
答:加强农村信用合作社内控的对策建议
1、建立合理的内控组织机构,实行严格的岗位分工,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使各部门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能相互配合。一是要按照业务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级内控组织体系,使每项业务的开展都有相应的内控部门监督制约;二是严格岗位分工,切实根据业务运作的实际要求,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尽量做到分工合理,并实行定期轮岗、适时交流和员工休假制度等,使每位员工和每项业务都处于被监督、被检查范围之内;三是按照每一项业务至少有两个岗位或两人以上参与记录、核算和管理的要求,明确各个业务工作环节的操作规则,强化运作程序和各项具体要求,建立岗位责任追究制和内部自律控制机制;明确各岗位或员工在业务操作中的责权划分,按各自的工作性质、权限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
2、健全授权授信审批机制,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严防权力错位和失控。制订法人经营管理责任制,明确法人系统经营管理中的责、权、利,以完善法人管理和经营体制。金融企业的法人应对分支机构健全授权、授信制度,对其经营行为加强监督管理,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企业和自上而下的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增强决策透明度.
3、不断修订和完善各项内控规章制度,增强内控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制度是对我们每个员工业务行为的一种管制和约束,就像火车必须要在铁轨上行走一样,如有越轨,必招“飞祸”。我们的工作如离开规章制度,必将屡出差错,甚至酿出大乱,金融风险将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配套的规章制度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基本行为准则。当然,随着时间的演变和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规章制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修订。有的规章制度可能某一时点是适应的,可实行的,但到了新的时点虽仍可适用,却与现实不尽适应或带有明显滞后性,这就需要在紧跟形势、把握政策精神的情况下,对原有的规章制度作进一步的调整、修改、补充、完善,使其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4、改革审计稽核管理体制,实行审计督查考核制度,确保发审计稽查部门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为使稽核工作能在农村信用社的整个业务流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必须改革现有的稽核体制,强化人员管理和制度建设。一是建立起直接对一级法人负责,实行垂直领导和向下派驻的稽核体系;二是充实稽核人员,努力提高稽核人员素质。三是要实施严格的督查考评制度。确保内控制度的全面贯彻执行。
5、建立计算机风险管理制度,加快内控方面的电子化建设,使其能够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一是要对计算机系统管理、计算机操作和数据保管三个不相容职务实行分离,严防内部犯罪。二是要对业务数据的输入、输出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一套先进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三是对计算机操作环境制定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系统的可靠、稳定、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