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免费获取|
毕业论文网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搜索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 构建山南地区征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金融论文资料|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国贸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电子商务| 会计论文| 财务论文| 金融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经济学论文| 营销论文

构建山南地区征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论文。详情见微信集赞换论文
构建山南地区征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XCLW107631  构建山南地区征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构建山南地区征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2
一、山南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现状2
(一)银行征信系统建设状况。2
(二)社会信用中介机构服务状况。2
(三)行业管理部门加大信用体系建设力度。2
(四)积极探索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2
(五)信用制度及措施落实状况。3
二、存在的问题与难点3
(一)信用制度目标不明确,组织协调不力3
(二)征信法规建设滞后,征信市场监管难3
(三)行业数据库封闭,信用信息共享难4
(四)政府推动迟缓,信用服务市场培育难4
(五)宣传力量单薄,整体效果不佳4
(六)经济基础薄弱,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难4
三、对策及建议5
(三)加大征信知识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6
(四)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

内 容 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信用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国务院赋予人民银行的新职责。完善的征信体系有利于约束经济主体的信用行为,促进全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确保社会信用环境的健康发展。然而,我国征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征信体系尚不健全,制约了征信作用的发展。山南地区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农牧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不能有效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的发展。本人立足山南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就深化本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金融生态 征信管理 思考

构建山南地区征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信用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国务院赋予人民银行的新职责。完善的征信体系有利于约束经济主体的信用行为,促进全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确保社会信用环境的健康发展。然而,我国征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征信体系尚不健全,制约了征信作用的发展。山南地区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农牧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不能有效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的发展。本人立足山南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就深化本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一、山南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随着国家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加强,山南地区以企业和个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开展了山南地区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为建设地区总体信用体系框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银行征信系统建设状况。
山南地区自建立贷款证制度以后就开始了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此后建成并投入运行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随着企业征信系统的建设和对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改造升级,基本建立了覆盖辖内主要金融机构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并完成了新、旧系统的切换工作,成功接入了全国企业征信系统,随时可以为金融机构、企业提供实时查询服务。截止目前,企业信息系统共收录借款企业68户,贷款余额57951万元,约占全地区贷款余额的47.55%。个人征信系统目前运行正常,全地区个人征信系统共收录个人借款户14386户,贷款余额64917万元,查询户达到约1707个,月平均查询约90次。拒绝贷款申请15笔,金额280万元。如:我地区某县政府公务员向建行申请个人住房贷款20万元,通过查询,其在大学期间的助学贷款拖欠至今,且已逾期一年以上。该系统在防范个人信贷业务和增强居民信用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社会信用中介机构服务状况。
山南地区现注册有资产评估事务所一家,会计事务所一家。资产评估事务所主要经营: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及产权交易过程中的资产评估。会计事务所主要是审查企业报表,验证企业资本,办理企业合并、分立、解散事宜中的审计验资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审计业务。目前,山南地区无信用担保公司等其他信用中介服务机构。
(三)行业管理部门加大信用体系建设力度。
工商管理部门严格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和退出行为的监管,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监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利用信用公开手段,加大信用惩戒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主体信用环境。地区税务机关积极推进诚信纳税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制定配套管理办法,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并通过每年的征收状况,评选和通报“诚信纳税人”、“诚信纳税企业”。
(四)积极探索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山南地区按照《农牧户贷款证管理办法》,对农牧户评定信用等级、发放信用贷款,并通过创建和评定农牧区信用乡镇、村,对信用乡镇(村)范围内的持有贷款证的农牧户放宽信用贷款授权额度。目前全地区已创建评定“信用乡(镇)”16个、“信用村”138个,农牧户贷款证持有户57584个,其中:金卡户13382个、银卡户15084个、铜卡户29004个、钻石卡户114个,发放农牧户信用贷款36574万元,户均发放6351元。
(五)信用制度及措施落实状况。
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建设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指导性的意见,但辖内地方政府尚未建立相应的计划或政策。辖内金融机构在信用制度建设方面还很薄弱,在贷款审批、发放、管理以及防范各类信贷风险的制度及措施方面,依然按照上级行的规定执行,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制度,信用制度建设和规划工作只是停留在基础性工作的开展。如: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建设和对相关信贷业务的宣传方面。
二、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山南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与全国其他贫困地区一样,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国务院《意见》已出台,但其实施效应有待时间映证,从山南地区实际情况来看,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仍有诸多的问题和难点。
(一)信用制度目标不明确,组织协调不力
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并在《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全国范围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明确长远目标、阶段性目标和工作重点,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然而,山南地区目前除转发《山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意见》外,尚未出台任何以地方政府名义制定的有关山南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目标,也未成立任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机构,地方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重视不够,牵头不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然依靠行业管理部门各自建立相关系统和制度,其管理制度和系统仅在行业内部生效,缺乏社会联动效应,造成各行业管理部门各自为政,政出多门,无法有效协调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以致社会上失信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失信者不能得到应有的制裁。
(二)征信法规建设滞后,征信市场监管难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出台征信法规,征信体系建设处于行业自发状态,地方信用体系建设无法可依,部门之间条块分割,整体联动难度加大,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处于无序状态,影响征信体系综合效应的发挥。虽然已颁布实施《意见》,但仅为指导性的意见,未触及对征信的监管意见,造成征信市场监管主体不明确,市场监管无从下手,征信行业管理群龙无首,无法规范信用服务行为和信用市场秩序。特别是人民银行在履行征信管理职责时,没有具体的制度安排,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缺少法律支持。
(三)行业数据库封闭,信用信息共享难
社会信用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是信用服务市场发展的基础。各部门在保护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应依法公开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信用信息采集困难,信用信息共享难成为山南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的瓶颈。由于信用市场主体自我保护意识较强,难以主动公开信用信息,基层人民银行采集信用信息遇到不配合、拒绝等实际问题而束手无策。一是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主要分散在银行、工商、税务、质检等不相隶属的部门,由于缺乏协调机制,造成信息封锁,难以交流。如:在征求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相关意见时,工商、税务部门提出了因涉及商业秘密,不能或不能完整提供企业相关数据和信息。二是在金融企业内部,各家商业银行都建立了各自的内部信用评级制度,制定了严格的操作流程,但制定的信用评级标准不尽相同,各家机构自成体系,造成评价结果不一,信用评价结果不能相互认同,自我封闭,不能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山南地区因科技力量薄弱,沟通渠道不畅,各行业管理部门协调机制尚未形成,难以采集非银行信息。
(四)政府推动迟缓,信用服务市场培育难
政府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目前地方政府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不够、透明度不高,造成政府信息释放效应不佳,影响和制约企业和个人对信用信息的公开。特别是地方政府在主导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过程中,没有协调整合信用资源,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造成对信用信息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山南地区信用市场处于萌芽状态,目前,山南地区除一家资产评估事务所外,没有一家担保机构或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
(五)宣传力量单薄,整体效果不佳
山南地区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地区所在镇,农牧区金融机构设置单一,规模小,金融知识宣传主要集中在城区,特别是征信知识的宣传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必须依靠政府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等全社会力量形成联合宣传工作组,并由政府部门牵头,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然而,一方面山南地区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对信用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知度不高,总认为征信知识宣传工作是金融机构的职责,对征信知识宣传不闻不顾,导致征信知识宣传仅有金融部门“单打独斗”,成了金融部门的“独角戏”,难以形成整体工作格局,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山南地区金融部门虽然在城区开展了多次征信知识宣传,但在广大农牧区开展征信知识宣传次数较少,农牧民对征信知识几乎不了解,特别是边远农牧区成为征信知识的盲区,造成部分农牧民对起码的信用知识缺乏了解和运用,制约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六)经济基础薄弱,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难
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山南地区作为典型的农牧地区,农牧民人口占地区人口的90%以上,在山南地区建立农村信用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一方面山南地区农牧区经济基础薄弱,信用经济活动的规模和范围小,个人信用利用程度低。另一方面对信用的认识程度低。由于农牧民信用意识不强,对信用的重要性体会不深,认识不足,在信用行为发生过程中存在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行为。三是农牧区缺乏完善的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山南地区在创建和评定信用乡镇、村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农行基层营业所也掌握了部分农牧户的信用记录,但当地基层政府没有开展对农牧民信用档案的管理和记录,造成对农牧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困难,加之基层政府从未开展对农牧区的信用建设工作,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难上加难。
三、对策及建议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的范围广,涵盖的内容多,关联的机构多,联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共同参与,更需要配套的法律和制度的支持,以及专门的组织机构领导和协调管理,从整体上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一)加快征信法规和信用体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根据目前我国征信市场建设的现状,按照信息共享、公平竞争、有利于公共服务与监管,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有关征信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主体和人民银行在履行征信管理职责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法律上确定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征信业务的监管地位,从而稳步推进金融业统一的征信平台建设。二是采取“政府牵头、整体推进、重点突出、先易后难,分布实施”的工作思路,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定符合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实际的相关制度和办法,以制度保障信用体系建设,用制度规范信用行为。三是由于目前尚未确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地方政府应根据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由人民银行牵头,工商管理、税务机关、质检、公检法以及其他银行机构为成员单位,成立山南地区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我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规划,制定工作计划和步骤,明确工作分工,安排工作任务,稳步推进我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二)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
一是要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利益共享、竞争有序的格局,各行业管理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打破行业垄断信息的思想,并由政府牵头建立信息共享协调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共享具体操作办法,加强行业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的信用信息交流平台,提高信用信息资源的利用实效。二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良好的信用市场。通过地方政府的引导和疏通,培育信用中介,增加市场参与主体。特别是山南地区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担保公司的设立,在这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借鉴内地省市的做法:即由政府财政出资,组织聘请懂金融、识信用、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组建担保机构,弥补山南地区信用中介的空白,促进地区信用市场的发展。三是明确信用市场监管部门。国家尚未对信用市场监管进行法规和制度安排,出于人民银行对征信的管理职责,地方政府可以明确人民银行为地方征信市场的主管部门,确保地方征信市场发展健康有序。
(三)加大征信知识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征信知识宣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要确保地区征信知识宣传工作落到实处,首先要建立健全宣传体系,由地方政府牵头,联合地区各行业管理部门成立地区征信知识宣传领导小组,制定领导小组工作规划和任务,明确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做到分工有序,职责明确,形成良好的征信知识宣传工作格局。其次要因地制宜,侧重分明,形式多样。山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人口分布在农牧区。在加强对城镇的征信宣传工作的同时,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采用藏汉语对照的宣传资料,利用覆盖较广的藏语广播、藏语电视、藏文报纸等媒体,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文字,开设征信知识宣传栏目,着重开展对广大农牧区的征信知识宣传。再次,笔者认为政府及文化教育部门要积极探索征信知识走进校园、写入课本这一路子,真正做到征信知识“从娃娃抓起”。
(四)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是促进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而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首先,加强宣传是基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要以增强农牧民诚信观念为基础,通过广泛宣传,使诚实守信的观念深入农牧民脑海,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舆论氛围,提高农牧民和农村基层组织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其次,政府主导是关键。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信用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地方经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扮演主角,以政府为表率,发挥主导作用,规范行政行为,通过诚信文化建设,推动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最后,建立和完善信用基础工作是重点。一是要建立健全农户基本资料和农牧户信贷档案,特别要对欠贷农牧户做好相关的信用记录;二要规范农牧户信用等级评审和信用证的使用制度,严把信用等级评定关;三要在创建和评定信用乡镇、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建和评定信用县的工作思路,以整体推进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参 考 文 献
1、《西藏金融》
2、《情系农牧民》
3、中国农业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信用乡(镇)、村管理办法》


构建山南地区征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原创论文资料流程 相关论文
上一篇:新形势下基层人民银行履行职能问.. 下一篇:欠发达地区对小额信贷问题的探讨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构建 山南 地区 征信 体系 调查 思考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发表论文
广告位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论文资料


毕业论文网提供论文范文,论文代发,原创论文资料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0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