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经济类
-> 浅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问题及对策(三)
金融论文资料
|
财务管理
|
会计专业
|
国贸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
电子商务
|
会计论文
|
财务论文
|
金融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经济学论文
|
营销论文
浅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问题及对策(三)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论文。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论文
浅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问题及对策(三)
我国投资基金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规范于90年代末期。在成立初期担任了稳定市场、倡导理性长期投资的重任。投资基金发展至今,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经历初创到规范、规范到发展的历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1997年11月14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颁布之前的早期探索阶段;《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以后至2005年6月1日《证券投资基金法》实施之前的试点发展阶段;《证券投资基金法》实施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证券市场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基金资产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中小投资者的关注。04年市场高速扩容,05年股权分置改革、投资品种多元化、市场化,06、07年股市大牛市,基金业可谓蓬勃发展。08金融危机以后基金发展处于低速增长。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截止2011 年9 月30 日, 证券投资基金数量较2006 年增长了182%。基金数量从308 只增长到了869只。尤其是从2009 年开始,每年的增长量更达到100 只以上。然而,虽然基金数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资产净值并没有得到同样的增长。除2007 年和2009 年实现同比正增长外,2008 年、2009 年、2011 年前三季度均是负增长。虽然基金整体规模的减少有很多原因,但是从基金整体规模的萎缩现状看出, 基金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因此,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目前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是高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我国的投资基金均是契约型基金,没有公司型基金。契约型基金由基金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三方签订契约,按照契约协商约定基金运行管理模式。首先,基金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是制约基金健康发展的最大问题。基金发起人和基金管理人位置重叠,而且不利于对基金托管人的选择,基金管理人权利过大,缺乏对基金管理人的有效激励约束;由于基金管理公司选择上的不规范性,大部分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而并没有达到实际的要求,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难以避免;由于基金持有人人数众多,而且基金持有人大会召开操作往往很难,造成基金持有人大会形同虚设;基金托管人也是由管理人选择,基金托管人不够独立,监管力度不足。其次,基金投资市场环境的不健康发展也是投资基金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国证券市场品种相对单一,投资基金可以选择的对象有限,而且只有做多机制,难以规避市场风险;我国居民投资理财认识相对单薄,投资基金比例较低。最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体制也不够健全、规范。多头监管现象比较明显;相比银行、证券行业,投资基金缺少自律性组织;此外,社会监督体制不健全导致基金受到的社会监管也比较少。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到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治理结构方面: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约束机制,托管人监督力度不足。
一个合格的基金管理公司,应当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来防止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行为的发生。这种内控制度不仅涵盖基金投资决策的程序、基金业务操作流程,还包括基金内部稽核制度的建立等诸多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基金管理公司的实际运作中要遵循内控制度的规定,使内控制度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装点“门面”的一纸空文。缺乏有效的内控制度还表现为基金偏离契约的承诺进行投资。基金的品种有积极成长型、收入型、平衡型等。不同类型的基金具有不同的投资风格和风险收益关系,这些在基金招募说明书或基金契约中都已经载明,投资者也是根据这些法律文件的有关条款,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要求的基金进行投资。这就要求基金管理人在日后的基金运作中严格遵循招募说明书的承诺,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擅自改变基金的投资范围,即使这种改变是善意的。
契约型基金规定了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基金持有人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基金持有人和基金托管人均可对基金管理人进行监督,但由于基金持有人人数众多、高度分散,投资者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督只能是出席基金持有人大会,往往具有滞后性,而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督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基金管理人通常是基金发起人,具有选聘基金托管人的资格,并且经过证监会和人民银行的批准后还可以撤换基金托管人。在我国基金托管人一般是具有托管人资格的商业银行。基金托管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占据有利位置,作为基金托管人的商业银行受到自身利益的驱动,为了加强与基金管理人的合作,把权力当筹码,对基金管理人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基金托管人的监管体制不健全,没有上层监督,只是一种信用交易。而且,在实际监管中,基金托管人也只能从表面上判断基金管理人的行为是否合规合法,无法进行全面的监督。这种结构上的失衡,只能寄希望于基金管理人的职业道德品质上。
2007年至2009年2月,张野利用任职融通公司基金经理职务的便利,获取了融通公司旗下基金投资及推荐相关个股的非公开信息,通过网络下单的方式,为朱小民操作的“周蔷”账户从事股票交易,先于张野管理的融通巨潮100指数基金等融通公司基金买入相关个股,并先于融通公司有关基金卖出,为“周蔷”账户实现盈利近940万元,收取朱小民感谢费200万元。
这个案例暴露出三个问题,第一张野的职业素质问题,第二融通公司的内部制度混乱,监管不到位,致使张野能名够轻易的在网络上操作朱小民操作的“周蔷”账户,第三制约机制不到位,人员的安排轮岗,安排不到们。朱小民与张野的同事关系肯定超出了正常同事的关系,已经能够把关系代替制度了,很明显朱小民工号及密码已经被张野获取,这是朱小民对同事关系错误的认识。
(二)市场环境方面:投资者意识淡薄,对基金缺乏认识。
最早的投资基金产生于英国,随着基金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目前最发达的是美国,投资基金在美国称为共同基金,也就是公司型基金,把许多投资者不同的投资基金份额汇集起来,交由专业的投资基金公司进行操作,每个投资者成为公司的股东,所得收益按出资比例分享。投资基金本质上是一种金融信托,目前,国内投资者对基金缺乏认识,一方面认为基金收益性不如股票;另一方面认为,基金不如存款风险性低。这仅仅考虑了收益性和风险性的一面,这样的比较显然是不合理的。其实,基金既有股票的收益性,又有存款的安全性,不过是程度都略低,是一种介于股票和存款的投资品种。投资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国内居民投资意识淡薄,参与证券投资的程度不高,我国居民证券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例尚不足5%,而美国70%的家庭都购买过基金。而且,我国只有契约型基金,没有公司型基金。
2006年2月15日,杭萧钢构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正与有关业主洽谈一境外建设项目,该意向项目整体涉及总金额人民币约300亿元”。公告发布前后,杭萧钢构股价出现连续12个涨停。后来披露的信息显示,杭萧钢构的相关人员提前泄露了消息。最终,涉案人员遭严惩。
在这个案例中反映出在这起案件中所涉及的投资者投资意识的淡薄,对市场的风险没有充分的认识,只是一味的跟风操作,面对几个、十几个涨停就没有了认识,只看到眼前的机会,而没有充分的去了解,这十几个涨停之后问题,这是意识的淡薄更是知识的缺失。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面临着许多诸如此类的案例,可为什么还是有人会上当受骗呢?所以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不能只看到利益,更多的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问问这十几个涨停的为什么,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
/4/4
浅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问题及对策(三)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我国重新推出国债期货的意义及影..
下一篇
:
论亚洲货币合作的主要障碍和前景2..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浅析
我国
证券
投资基金
风险
控制
问题
对策
【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