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01年我国为了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取消了分等标准,使出口许可证的抽样检测失去了基石,也使检验更无据可依。剩下的惟一标准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寥寥几项指标不仅不足以判定批量产品的合格与否,而且忽略了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指标,限制了我国柴油机向高科技、高档次、高附加值发展的道路。
5.有些企业为了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纷纷采取低价倾销、大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手段,导致质量普遍下降,国外客商无所适从。
6.由于东南亚等进口国对整机设置了高额关税壁垒,进口商为了合理避税,要求我国企业以全套CKD散件形式出品,然后在销售地进行装配。众所周知,小柴油机由一百多种零部件组成,如果以散件形式出口,因零部件质量要求各异,台架试验仅能反映整机性能,对未经装配的零部件进行检验却是难上加难。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有些生产厂家对零部件把关不严,加上在组装时也存在尺寸公差选配问题,因此合格的零部件并不一定能装配成合格的整机,导致检验检疫部门在检验散件时只能对外观、数量、型号、包装等项目进行检查,无法确保出口后组装机的质量。
因此,要继续保持我国柴油机生产的领行地位,实现出口数量和出口创汇的双赢,就必须彩取切实有效的对策。
四.柴油发电机行业发展预测
(一)未来柴油发电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 往大马力柴油发动机方向发展
“九五”期间,车用柴油机为汽车工业的支撑,表现出了非常强劲的增长态势,一共生产了266万台用柴油机,比“八五”增加了67%,这266 万台柴油机的功率为23098万kW,平均功率为86.8 kW,说明了我国整个柴油机的增长比例中,低功率的柴油机占了主要地位,这与我国几年来中轻型货客车发展较快的因素有关。
随着我国加强基础工程建设,重型载重车及工程机械的需求旺盛,对210-280马力柴油机的需求量增大,生产高功率的柴油机生产厂家如潍柴、玉柴以及东风康明斯因而将取得良好的收益。但是,中国能生产300马力以上的车用柴油机企业还非常少,主要靠进口发动机来解决需求问题,这是行业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
2. 对排放的标2.2.3 准要求将越来越严格
随着全球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为了减少污染,尽快提高我国发动机的产品标准,促进技术进步,我国由环保、交通、汽车部门联合制定了《汽车排放控制技术政策》,政策中明确了我国排放法规实施的进程即:2000年采用欧Ⅰ、2004年采用欧Ⅱ、2008年采用欧Ⅲ、2010年争取与国际接轨。
随着排放法规的贯彻和实施,内燃机国内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例如欧II到欧III、欧IV的阶跃,不是简单法规定义,而是意味着内燃机技术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层面。将会进一步加快国内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原有的内燃机企业将会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阵痛,企业会产生分化,那些只靠价廉而不顾质量的企业讲会陷于绝境。对于那些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领先的企业将敞开一个巨大市场。
3. 能耗经济性要求越来越高
我国内燃机工业发展除了面临环保法规的巨大压力的同时,又面临着石油资源日趋枯竭的现实。1993年起,我国已是石油净进口国,目前进口数量已超过我国石油产量30%以上,且有增无减。石油资源不足影响到内燃机工业持续发展,也危及到国家能源安全。在世界上已知的石油储量中,可供投入国际市场的产油国,又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因而油价的政治和垄断因素很大。国际上用油的不稳定性,使各工业国对增加消费用量持谨慎态度,各项减低内燃机油耗措施,甚至法规都在促使发动机经济性不断提高,我国也不例外。所以,合理和节约用油及寻找代用燃料是对今后内燃机工业发展的要求。
4.智能化发展趋势
为迅速提高造机厂的国际竞争力,还应着展开大功率低速柴油机智能化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实现低速大功率柴油机智能化系统配套部件国产化,势在必行!这将有利于缩短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 柴油发电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柴油车的优点是除了耗油低之外,还有拉力大,维修率低、更加环保等。随着先进柴油机技术的应用, 柴油机的综合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发动机技术已经达到了第四代,噪音跟汽油车的水平已经不相上下。柴油轿车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40%,而德国可达到50%,今后全欧洲每销售的两辆轿车中就会有一辆柴油车。并且,在欧洲, 90% 以上的出租车采用柴油机动力, 因为出租车更注重燃油成本。在美国, 虽然目前柴油轿车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足1% , 但实际上, 除了目前全美94% 的货物运输、60% 的公共汽车都是以柴油机作为动力之外, 在小轿车的柴油化方面也有进展。
在中国,当谈到中国柴油轿车的前景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现在柴油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汽油机只剩下轿车一块阵地,而且这块阵地也逐步被柴油车占据。可以大胆预想,在未来的汽车世界,柴油车一统天下也不无可能。
五. 金融危机对国际市场柴油机需求行业的影响以及中外合作机遇
南非汽车工业居世界汽车工业大国行列,几乎所有主要汽车品牌在南非都设有工厂。同时,南非也是全球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进出口的主要国家。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南非汽车业受到严重冲击,国内销售直线下滑。
受国际经贸大环境及主要出口市场经济不振影响,预计2009年南非汽车业仍将低迷,产量进一步下降,出口可能减少30%左右,但是国内销售受利率降低、低通胀率和政府刺激措施影响有可能在2009年下半年有所恢复。那么,出口可能在2010年或2011年开始好转。
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南非汽车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却给中南汽车领域的合作带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扩大中国柴油机对南非出口。 当前形势下某某行业及产品的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