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游市场研究(二)
2、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不尽完善
设施设备的不完善导致了客源的可进入性、安全、供水、农家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有些“农家乐”缺少必要的消防设施,—定区域范围内缺少必要的医疗点和医疗设施,游客多用水量大时,自来水龙头的数量明显不够。厨房、厕所的卫生条件与预期标准相差甚远。村里对苍蝇、蚊子、老鼠等缺乏有效的控制。甚至有些就餐地点靠近猪圈,给游客心里上造成不好的影响。
3、产品系列化、深度化不够
目前河南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深度开发不够。主要以农家乐和小景点休闲为主,乡村旅游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许多乡村旅游活动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在发掘当地的民俗风情、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难以让游客感受和体验乡村旅游地的形象,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4、旅游销售不成体系
农户的自我销售意识不强,在宣传方面过多依赖村上的委员会。而村上的销售方式陈旧无新意,难以引起人们特别留意。没有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预定和销售系统,没有横向和纵向的网络体系,与当地或周边大城市的旅行社联系不密切,没有形成整体营销。
三、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1、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和管理
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在开发中地方政府主导其开发速度快,投资效益高。鉴于河南乡村旅游开发中自发性、松散性的现状,地方政府在开发时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潜力、环境的承载力等因素,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以保证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管理上可以借鉴贵州平坝县的“天龙模式”——政府+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具体作法是:政府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避免村民直接与钱打交道;农民旅游协会负责组织村民地方戏表演、导游、工艺品制作、提供住宿餐饮等,并负责维护和修缮各自的传统民居,协调公司与农民的利益;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发挥各家所长,利益合理分享,避免了农民从事旅游业可能造成的过度商业化,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当地文化的真实性。
2、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
深层次、多方位的将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宗教理念、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古朴典雅的乡村建筑、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等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开发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具体思路如下:(1)与教育开发相结合。把“农家乐”与修学旅游、周末短期游相结合,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村落还可开发为“农村社会实践基地”、“生态环境示范基地”。让城市学生来农家乐上户外课,与课本结合,加强实感。(2)增加科技含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仿生仿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创造出千姿百态的乡村旅游产品,营造出千奇百怪的农业自然景观。如利用现代技术对农业的自然之谜、极端现象、农业史上有较大影响的自然灾害进行模拟演示,增加乡村旅游的科技含量。(3)加强食文化的开发利用。开发地方风味小吃,挖掘特色饮食文化。如“饮食与文人”、“饮食与健康”、“饮食与文化”等都可以进行开发。
3、产品开发采取差异化战略
河南旅游市场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