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让"意外"点燃智慧之花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真正的"主角"。他们在宽松、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预设"也常被一些"意外"的情况所改变。不久前,我就上了这样的一堂课。
那天,我主要对三年来"数与代数"方面的知识进行总复习,就在离下课还有10分钟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道题(新世纪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16题)。
图意:一大瓶蜂蜜2㎏,售价是20元;一小瓶蜂蜜500g,售价是6元。
问:哪种蜂蜜使宜些?
本题判断方法有多种,可以把2千克的大瓶装作为标准,那么小瓶装的蜂蜜要达到大瓶装的数量,需要乘4,所以价钱也乘4后再进行判断;也可以把500元的小瓶装做标准,那么大瓶装的蜂蜜买500克,只需除以4,所以价钱也除以4后再进行判断…..
教学活动一切按我预定的思维程序展开:
1.出示信息,学生理解题意。师:从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 2千克的蜂蜜要20元,而500克的蜂蜜要6元。
师:究竟哪种蜂蜜便宜些呢?请你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学生思考、讨论。
2.反馈汇报。
生1:我们都认为大瓶装的蜂蜜便宜,因为大瓶的蜂蜜如果换成是小瓶的话,能换4瓶,那么20÷4=5(元),而5元小于6元,所以大瓶装的蜂蜜便宜。
生2:我还有方法,我们也都认为大瓶装的培蜜便宜,因为小瓶的蜂蜜如果要和大瓶一样多的话,能需要4瓶,那么6 × 4 = 24(元),而20元小于24元,所以大瓶装的蜂蜜便宜。
以上2种方法都在我意料之内。这时,有个学生高举小手。
生3:老师还可以把2千克换成2 000元,用2 000÷20=100。师:然后怎么办呢?
学生在思考,但一时又说不出来。
其他学生纷纷叫起来"不行,不行, 20元是总的价钱,怎么能除以总
价呢?"
正当我准备顺着学生的话说下去,生3的支持者出现了。生4:老师,我刚才试过了,用他的方法也能比出来。
我愣住了!心想:他不知又有什么鬼点子,我不耐烦地皱了皱眉头,刚想摆摆手,让他坐下。他却又迫不及待地说"老师,给我一分钟,让我说说行吗?"看着他有些期盼的目光,我想反正也快下课了,不妨听听他能说些什么?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4: 2 000÷20=100(克),就表示大瓶装的蜂蜜用1元钱能买到100克,而500÷6=83(克)……2(克),也就是说小瓶装的蜂蜜1元钱只能买到83克多一点儿,显然大瓶的蜂蜜使宜嘛!
这时,整个教室鸦雀无声,之后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多精彩的回答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可以用除以总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呢?
难道总价就只能做被除数吗?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许会有更多的发现。我在备课时,虽然也想到了题目的开放,却忽视,了解决问题的多角度和全方位的开放。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胆开放了思维,跳出了固定的模式去思考,灵活运用了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了问题,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让这节本来平淡无奇的课堂因这一分钟的出现而变的生动起来,并点燃了一个个思维碰撞的火花。
这虽然只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段小小插曲,但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和实施者,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深入、更全面的思索些什么呢?
1.抓住学生的思维亮点。
上完这节课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很激动,为学生,也为自己。正如我上面所遇到的情形,正是有了那宝贵的一分钟,才有了课堂上的那次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并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角度的多样性。这更使我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教师应关注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些细小表现,要善于抓住学生忠维的闪光点,让孩子的思维活起来。无论课上还是课后,都应注意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然后根据这些情况随机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方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挖掘教材的内在魅力。
教材是知识与思维的载体,而新世纪版的教材大都是以情境来展示教学目标的。它给了我们更大的研读教材的空间,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挑战。教材上的每幅图都有蕴涵着大量可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素材。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把它研读透彻,才能尝到其中美味。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研读教材,并引导学生去挖掘教材中内在的智力潜能。正如上面案例中所提到的数量除以总价的方法,不正是引发了学生如此的探究热情吗?如果我们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内在魅力,必将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内涵,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良好的情感体验。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3.把握课堂的意外生成。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在实际教学中,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面面俱到。课堂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使我们难以完全按照事先的预设进行教学。因此,在面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意外"所蕴涵的教育价值,为学生提供展示思维、交流观点的时空。我们要敢于给予学生这一分钟,甚至是几分钟,要敢于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我们才能收获到课堂的精彩。
总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只要我们力争做到"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就一定能让每一次"意外"点燃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从而收获精彩课堂!
【评审意见】"宝贵的一分钟!"区区六个字浸透着教师深刻的教学感受。在临下课的一分钟里,由于教师把时间给予了那个"鬼点子"学生,使他有机会阐述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鬼点子"赢得了全班同学的赞许,鸦雀无声的教室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鬼点子"不仅赢得了全班同学的赞许,而且还引起了教师的深刻反思"多精彩的回答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可以用除以总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呢?""在备课时,虽然也想到了题目的开放,却忽视了解决问题角度、策略的开放!"教师的反思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仅仅给学生自主发表意见,够吗?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让我们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