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亮点,走进数学小发明
广东中山市小榄一中 陈荣南
[内容摘要]:通过介绍他人的数学小发明,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小发明;把数学原理变为具体的实物,
令数学变得多姿多彩。
[关键词]:获奖和专利 数学教材 数学小发明方法 小发明的制作 钻研数学
从广义上说,数学教育也是科技工作的一部分。
一、什么是数学小发明?
数学小发明就是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的小发明。它不需要补充大量的知识就能入手。
二、介绍他人的数学小发明
例 1、任意等分角器:韶关北江中学初二学生刘鸿燕的发明,在全国、国际上获了金牌奖。
例 2.学生保健多用课桌椅:来自湖南的同学的发明,获高士其青少年发明奖、长江小小发明家奖,
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
通过介绍,学生对小发明的神秘感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跃跃欲试的心情。
三、教给学生数学小发明的方法
1、教给学生数学小发明的思维方法:对一个数学原理,应考虑能否有更多的用途、制作更多的作品
2、指导学生数学小发明的创造技法:如联想、类比、组合、移植等
四、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小发明
学生虽有较大的积极性却没有发明创造的能力与经验,需要小步子地引导。
1、 直接模仿,欢欣鼓舞
九年级上《数学》104 页介绍了三等分角工具:
三等分角器
一学生把实物制作岀后送去参加比赛,在 36 所学校中脱颖而出获镇级二等奖,令全班同学大受鼓舞。
2、简单创作,效果惊人
数学是抽象的,然而一旦变为具体的实物,却又是多姿多彩
的。如切线长定理:有两个同学制成如下的两个角平分器,第二
个同学直接把圆画在三角板的一个角上。
简易角平分器
3、原理组合,演生无穷
平面几何本身是由若干公理演绎而成的,而将部分原理有机组合,还原成为具体的实物,便能创造出
一个个的数学小发明。
例 1.从“直读半径的软圆规”到“平面、球体双用圆规”
在学习圆的概念后,一个学生发明了“直读半径的软圆规”。
另一个同学却将圆的概念、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矩形的性质组合在一起,发
明了“平面、球体双用圆规”。
平面、球体双用圆规
例 2.从圆柱、圆锥到“双用雨伞”
将圆柱、圆锥组合而发明了双用雨伞。
例 3、从多种图形组合,到“七功能厨房用具”
在圆柱上安放圆、平行四边形、矩形、抛物线等图形发明了七功能厨房用具。
6、螺丝刀
5、双开瓶器
3、表皮清洁器
1、瓜果削皮器
7、微型重锤
4、切条刀口
2、起眼、起心器
七功能厨房用具
(注:“平面、球体双用圆规”、“双用雨伞”、“七功能厨房用具”均获中山市 2007 年“青少年创新大
赛”二等奖)
五、数学小发明活动的组织形式
1.数学课堂教学是主要载体
2.分散开展“一日一设想”活动
3.集中训练:以座谈会形式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
数学小发明活动除了产生有形的成果外,更重要的是能产生无形效果:它可以在失败和成功中培养学
生敏锐的观察力,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引领学生自觉主动地钻研数学。
挖掘教材亮点,走进数学小发明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