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逆向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逆向思维
台山市宁阳中学 朱永红
【内容提要】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善于逆向思维是思维灵活的一种表现。正确引导学生逆
向思维,会使学生对问题的本质掌握得更清楚、更深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们在教学
中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关键词】逆向思维 受阻表现 培养 引导 运用
一、逆向思维受阻的具体表现
1、缺乏显而易见的逆向联想
2、忽视正逆转化的限制条件
3、缺乏逆向变形的解决能力
4、缺乏逆向分析的解题思路
二、引导学生开展逆向思维训练
1、从定义教学中,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作为定义的数学命题,其逆命题总是存在,并且是成立的。因此,学习一个新概念,如果注意从逆
向提问,学生不仅对概念辨析得更清楚,理解得更透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养成双向考虑问题的良好习惯。
2.、公式教学中逆向思维的训练
数学中的公式总是双向的,可很多学生只会从左到右顺用公式,对于逆用,尤其是利用变形的公式更
不习惯。事实上,若能够灵活地逆用公式,再解题时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3、运算法则教学中逆向思维的训练
数学中的很多运算都有一个与它相反的运算作为逆运算,如: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乘方和开方
都是互为逆运算,彼此依存,共同反映某种变化中的数量关系。而且在同一级运算中,可以互相转化。
4.、定理教学中逆向思维的训练
不是所有的定理的逆命题都是正确的,引导学生探究定理的逆命题的正确性,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的知
识更加完备,而且能激发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
三、归纳灵活运用逆向思维的几种情况
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当从正面考虑时会出现很多障碍,或者根本解决不了,
而从反面着手,往往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非常规地实施逆向思维的训练常采用以下三种策略:
1、难“正”则“反”
2、以“退”求“进”
3、反“客”为“主”
最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的能力,必须量力而行,应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
当运用。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逆向思维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