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梁致韶【摘 要】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新课程与新教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实践操作中理解,已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那么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新课标;如何培养;操作能力;做法;体会139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我组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节的课堂教学,谈谈我个人的做法:本节课开始,我和学生一起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按课本的要求剪出三角形,并设问:剪出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在自己操作的基础上较容易发现,剪刀剪过的两边是相等的,我马上给出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像这样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及“腰”“底边”“顶角”“底角”等概念,学生自然理解。此时,我再问:大家剪出的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学生议论片刻后,纷纷拿起手中的等腰三角形纸片折了起来,陆续得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结论,继而找出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学生的探索热情正被激起,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此时,我抓住时机提问:在刚才折纸的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现象,猜想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顿时热闹开来,讨论声此起彼伏。之后学生们的汇报让我思考颇多。生 A:我不好说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我发现了一组全等三角形。(我暗喜:好的开头。)生 B:我发现另两条相等的线段,换句话说,也就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被折痕所在的直线平分。生 C:我发现的情况也与折痕有关,它所在的直线平分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生 D:我发现了两个直角,它是一个平角被平分了的。(我微微一笑)生 E:其实可以说成是折痕所在的直线垂直底边。(我直点头)生 F:折痕这条线真特殊!(我环顾四周,目光中流露出期待的神情)生 G:在刚才折纸的过程中我发现一组角(也就是两个底角)相等,但我不太确信,又拿量角器量了一下,结果差不多,这可能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生 H:我早就发现这对角相等了,但我在想,在三角形中,如果两边不相等,那这两角就是否一定不相等呢?(这让我意料不到……)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节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知识, 在新课程标准下,使我深深体会到:①实践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②实践操作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③实践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④实践操作有助于学生探究和创新。实践操作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听过的容易忘记,亲手做过的印象深刻,本节课的活动中学生用手、口、眼、耳、脑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学习过程真正变成学生亲身实践的过程,学生经过观察和探究思考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动手操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将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课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是新型的、勇于探索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有实践操作能力的新型人才。140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