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连州市连州中学 周腾达
摘要: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尝试着对"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创新意识,以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一、鼓励参与,培养主体意识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首先必须让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淡化教师的自我权威中心意识,实现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善于倾听不同的言论.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合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创新能力总是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起来的.问题解决是创新的土壤,“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淡化“问题意识”,教者奉献给学生的是一些经过处理的规则问题和现成的漂亮解法,舍去了对问题的加工处理过程,也舍去了制定解决方案的艰苦历程,学生听起来似乎显得轻松,但数学的能力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我讲课注意挖掘教材中具有某种创新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意识,只有这样,创新教育思想才能生根开花,结出硕果.1 培养追求新异的好奇心好奇心是科学发现的巨大动力,是创新意识的显态的表现.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教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新奇感(运用多媒体演示太空星球的运动引入“圆锥曲线”)、运用生活中的现象增加趣味性(国王对国际象棋棋盘发明者奖励的麦粒数).2.诱导质疑,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提问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实际措施,也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有效手段.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课堂上少有学生主动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之间缺少有价值的“讨论”,师生之间也缺乏“真诚”与“平等”的“对话”.教学中应诱导学生问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鼓励他们采用新颖的方法解答问题. 3.鼓励大胆猜想,培养思维的直觉性乔治·\u27874X利亚《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曾指出“在你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之前,你必须猜想这个定理,在你搞清楚证明细节之前你必须猜想出证明的主导思想。”所以,猜想是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猜想对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例如(2006 年广东高考卷第 14 题)本题的解法是通过对f(2)、f(3)、f(4)这些特殊值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出一般性结论.由此可见,直觉产生的思维跳跃往往是走向成功的捷径。总之,作为一名处于变革时期的数学教师,肩上的责任重大,唯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
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