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教材的一点质疑
绵德中学 蔡驭云
摘要:本文从“高中三年的数学的学习量、不同版本的高一数学内容、不同版本相同章节教学用时”三个角度对原教材及新课标教材进行比较,得出了新课标教材的内容过多;论述了过多教、学量存在着“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于新型教法的实施、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的弊病。
关键词:知识量太多2004 年秋,广东省迎来了新课标的改革,体现改革理念的新教材的编写出现了很多亮点,但也存在着知识量过多的缺点。
一、 知识量太多数据一、高中三年数学学习量的比较185
1996 年版本4 本 32 开的课本2001 年版本5 本 16 开的课本2004 年版本7-8 本 16 开的课本及 2-6 个选修专题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每次改版后容量都增加了,2004 年版本的容量更是 1996 年的两倍。数据二、不同版本(2001 年与 2004 年)高一数学内容的比较
增加的内容及课时立体几何直线及圆方程概率统计算法函数的部分内容181824129减少的内容及课时解不等式简易逻辑向量平移及解三角形47159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在教学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高一需学习的内容增加了 46 课时。 数据三:不同版本(2001 年与 2004 年)相同章节教学用时的比较:内容 增加的内容 减少的内容课时变化
函数 函数的最值、奇偶性、幂函数、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函数模型30 增为 32
三角函数向量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平移,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36 减为 24 25 减为 12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相同内容教学的时间约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
二、 教材容量太大的负面影响1、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生的思维是以经验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具体形象和经验支持,高中生的思维是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可摆脱具体事物或形象,直接理解用语言符号陈述的知识。与思维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初中教材的内容简单、具体,课堂上用于直接操作、练习的时间较长,教学密度小;高中的教材内容复杂、抽象,课堂上用于理论学习的时间较长,教学密度大。所以高一的学习量不宜过多,以便学生调整学习方式、养成新的学习习惯,逐步适应高中生活。2、不利于新型的教法的实施新课标倡导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这虽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却耗时多,现在各章节的教学用时都比教参建议的多,若非在增加课时数的同时加快教学速度,决不可能....在一学段内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试想教师每天都在赶课时,又怎能留出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慢慢地进行探究呢?3、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学不但要传授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但能力的形成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掌握知识上,而是要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练习,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提炼核心东西,才能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能力。过多的教学量导致学生根据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的时间减少,影响能力的形成,反过来,因能力低,做三道习题要花半个钟头以上。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使学生不堪重负。 数学教材在顺应时代的发展增加知识时,要考虑清楚:哪些内容要增加、哪些内容要减少,不能只增不减或增多减少,加重学生的负担,毕竟学生不只是学习数学,还要学习其他九门功课。 186